自上海重慶兩大城市啟動了房產稅之后,2010年開始,重慶市又提出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約束”的住房制度體系建設。在低端方面,重慶市實施了大規模的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力求解決200萬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困難。
在中端方面,重慶加大了普通商品房的供應,采取金融、土地等調控杠桿,嚴格規范市場秩序。而在高端約束方面,則通過房產稅實施調節。綜合來看,這都是重慶市完善住房體系建設、改善住房結構的重要舉措。
目前,重慶房產稅征繳基本做到“應收盡收”,征收率在99%以上,征收金額超過9000萬元,如今已達一億元。少部分沒有繳稅房屋的主要是產權證沒辦結、存在產權糾紛等。何志明說,重慶房產稅收入全部用于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和維護。
截至2011年11月30日,重慶市主城區房產稅應稅住房有8563套,建筑面積2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均價每平方米10992元。其中,在2011年1月28日前購買的獨棟商品住宅3457套,建筑面積136萬平方米。
重慶房產稅改革試點是運用經濟手段對高檔住房持有環節的土地增值稅和銷售環節的差別化稅收信貸政策一起,形成了對高檔住房的調控體系,加上運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形成了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組合拳”,充分發揮了各項政策的綜合效應。
一年來,房產稅的政策效應在重慶已開始逐步顯現,對抑制高端住房消費和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優化住房供應結構起到了明顯作用。高檔商品住房消費得到遏制,商品住房供應結構得以優化,居民住房消費觀念開始轉變,逐漸順應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上一篇:房地產市場將告別黃金十年走入雙規制發展之道
下一篇:全國各地率先采取租售并舉求解保障房資金平衡
·鉑藍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