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步步深入,房企日子難熬。資金緊缺,庫存攀升,市場前景依舊不容樂觀。以價換量已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面對開發商們“五花八門”般的各種促銷手段,購房者看得眼花繚亂。
業內專家提醒,降價一定會牽動剛需購房者的神經,聰明的購房者要懂得多看少動,謹防促銷降價下的陷阱。
現狀:要想動必先降價
樓市調控政策預期不改,住宅市場繼續受到抑制。為回籠資金,降低庫存,開發商開始以價換量,促銷打折不斷。
由于當前大多數自住需求購房者預算有限,能夠促使他們決策入市的還是短期內能夠使購房者能夠達到入市門檻的政策和市場行為,從市場效果而言,盡管首套房貸利率優惠可以為購房者帶來長期性的優惠,各地方政府也出臺一些購房補貼性措施,鼓勵購房者入市購房,但相對比降價,降價對于購房者決策的影響是最為直接和有效,屬于短期內可以促成購房者入市的市場行為。
整個樓市總是降價樓盤突圍,實現成交量的走高,如4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61萬平方米左右,明顯比3月份80萬平方米下滑了不少,樓市成交量出現了波動也與降價樓盤數量多少有一定的關系。
資深財經評論員葉檀認為,今年總體趨勢就是以價換量,保持周轉率,保持現金的穩定,這樣開發商可以挺過今年這一年的下行周期,為明年贏得時間和空間。
形勢:樓盤各種促銷花樣百出
在持續緊縮的調控政策下,以價換量漸成開發商們的共識,各種促銷手段也被寄予了換回成交量的迫切希望。其中最為常見的招式就是單刀直入式,其他方式大多是找個噱頭利用單刀直入式。
促銷已經成為了當前樓市的主旋律,具體優惠政策和理由是五花八門。面對樓市促銷,購房者必須提高警惕,防止落入一些常見的促銷陷阱。這里主要針對的是單刀直入式促銷中存在的陷阱。
陷阱一:含糊的“精裝”
送精裝陷阱:精裝縮水、質量難保證、小心合同陷阱
國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關于精裝修房的交房驗收標準,這就給掛著“精裝修”標簽的房子添加了很多不確定因素。精裝房開發商一般會讓購房者簽兩份合同(購房和裝修),這是業內規則。一旦裝修質量存在問題,不誠信的開發商會將問題推給裝修公司,因為裝修合同都是以裝修公司的名義簽訂的。
注意事項:購房者簽訂購房合同前,一定要向開發商提出查看裝修合同,以免日后維權被動,或在交房時由相關律師陪同前往,現場提出疑問,以便獲得及時的解決方式。
陷阱二:特價房有缺陷
特價房陷阱:優惠不明確、戶型有缺陷
和明確降價的房源相比,特價房的不確定因素太多。這樣的樓盤并非將所有房源拿出來進行特價銷售,但真正好的戶型或房源卻不在特價之列。除了特價房購買需謹慎外,尾盤清倉打特價也是開發商的促銷手段。但尾盤很多都是挑剩下的房子,很可能存在著朝向不好、樓層不理想、戶型不合理、面積過大等缺陷。
注意事項:特價房到底有多優惠,購房者要明算賬,更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戶型。
陷阱三:買房贈送難到手
買房贈送陷阱:附加條件苛刻、贈送的東西到手難
有些開發商為了吸引購房者買房往往會推出買房送汽車、送家電、送車位等等贈送的優惠,但是往往在簽訂合同之前并沒有告訴購房者得到這些優惠需要哪些附加條件。這就導致購房者在簽訂交定金之后,再簽合同才發現贈送的條件非常苛刻,很難達到。這往往讓倉促下定的購房者后悔莫及。
注意事項:在購房時切勿貪圖便宜,謹防被開發商忽悠了。贈送的東西一定要問清楚條件才能交定金,否則吃虧。
陷阱四:差價賠付執行難
差價賠付陷阱:房價的漲跌難衡量、不具備可操作性
一部分開發商為了盡快回籠資金,甚至承諾如樓市價格下調,則愿意向購房者返還差價部分。對此,開發商的履約能力就尤其顯得重要。由于大部分的樓盤都是項目公司,項目售完后項目公司有可能被注銷,買家將難以再另行追償。“返差價”或購房保價的最大問題在于房價的漲跌問題難以衡量、不具備可操作性。
注意事項:購房者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中的約定,辨明“補差價”的限定條件;其次要考慮開發商有沒有能力兌現補差價的承諾,無力支付、無法履約也有可能。
上一篇:北京樓市難言真正回暖 限購不取消價格漲不動
下一篇:6月北京樓市33新盤入市 推盤量創2012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