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紅五月”后,北京樓市成交隨著氣溫節節攀高,5月純商品住宅新房成交自2011年2月“京十五條”公布后首次突破8000套大關,被一些業內人士稱為樓市成功“筑底”的標志。隨著多個項目熱銷,擔憂房價將觸底反彈、“再不買就錯過最后時機”的“恐慌性購房”也重返樓市。
5月樓市成交量沖高
記者綜合北京市住建委網站、亞豪機構、思源機構和中原地產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30日,北京一手商品房交易量已維持了連續4周的上漲行情,扣除保障房后,全月純商品住宅新房成交自2011年2月“京十五條“公布后首次突破8000套大關。
不少業內人士用“喜出望外”來形容北京樓市5月的成交佳績。在經歷了前三周每周近10個新盤入市沖高成交量后,上周(5月21日-27日)僅有5樓盤入市,但期房、現房商品住宅累計成交2834套,面積31.4萬平米,環比前一周(5月14日-20日)套數增加13.8%,成交面積增長12.8%。
購房者預期發生變化
隨著純住宅商品房月度成交量重回8000套大關,持續了一年多的觀望預期似乎也被打破。記者了解到,上述囊括了剛需、中高端住宅的項目熱銷形成了2012年市場首次大規模的紅火場面,更引發擔憂房價將再次上漲、“再不買就錯過最后時機”的“恐慌性購房”重返樓市。
“目前市場上對調控政策的傳言很多,各個地方政府近期也針對樓市調控進行微調,這些都引起了購房者預期的變化。”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認為這促使剛需群體結束觀望、選擇出手,但他強調這些需求不能簡單歸于“恐慌性購房”,而還應觀察樓市后期成交情況。
限購短期不會放開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近期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加大,中央將“保穩定”放在首位,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放寬信貸、開發民間資本等一系列刺激政策接連出臺;雖然限購短期內不會放開,但各個地方政府打著鼓勵自住需求旗號出臺的放寬政策屢屢過關,政策的松動也在吸引購房者積極入市抄底。
價格反彈可能性不大
陳國強表示,筑底成功的前提是價格不變后成交量仍穩定在一定的成交水平上,單憑5月的數據并不能代表樓市筑底已經完成,重回上升軌道還有待一段時間的觀察。
在房企流動性沒有根本好轉的前提下,仍會采取“降價保量”的方式回籠資金,降價項目將成為吸引樓市銷量提升的最大動力。
“樓市回暖和促銷力度大、新盤低開有關。”中國商業地產聯盟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永平表示,即使樓市已筑底,但房價快速、大幅反彈不大可能,或出現小幅回暖。
整體環境放松將惠及地產
記者了解到,雖然對樓市是否“觸底”仍有爭議,但大部分業內人士都認為,年內政府針對樓市不會再有更嚴厲的調控政策出臺,而整體銀根放松及對首次置業的支持等將惠及房地產行業。
上一篇:北京將建“官辦中介” 鼓勵閑置房屋低價出租
下一篇:上海樓市不少樓盤不降反升 膠著行情還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