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違規經營、安全隱患、糾紛維權難保障,盡管背負“數宗罪”,價格便宜的日租房,就像“燒不盡的野草”,總能“春風吹又生”。“國家法律對于日租房的監管仍有缺失。”業內專家指出,處于“灰色地帶”的日租房,亟待明確監管辦法。

高考日租房價格漲兩成
“中關村溫馨公寓,高考房。”隨著高考的開始,記者發現,這兩天高考日租房又水漲船高起來。
在專門經營短租業務的在線網站“螞蟻短租”上,記者就看到了一套位于中關村中學附近的一居室,只提供一張雙人床,且不提供發票,每日的租金為308元。而同樣地理位置和裝修程度,標注可住2人或3人的一居室非高考房,價格高的也就在248元到278元之間。
“十天以前,就有不少家長來找日租房。”中關村某門店的一位經紀人告訴記者,中關村中學附近的短租房價格最近水漲船高,普遍都超過了200元/天,“只要是高考房,租金至少漲了兩成。”
而在通州運河中學附近的一套所謂“高考午休房”,7平方米的隔斷間,經紀人竟標出了100元/天的價格。
“灰色地帶”的日租房
“根據法律規定,旅館、酒店行業屬于需經公安機關批準后方可經營的特種行業,家庭旅館或酒店式公寓的日租房,均屬于違法經營。”北京中介行業協會會長李文杰告訴記者,處于“灰色地帶”的日租房,無疑是鉆了政策的漏洞,按酒店經營,卻按房屋出租方式攬客。但另一方面,市場上個人和“黑中介”都在做日租房,說明它確實有市場需求,“北京流動人口的數量太龐大了。”
曾在學生時代租過日租房的尹小姐告訴記者,自己當年從外地到北京參加研究生復試,住的就是學校附近的日租房。“學生窮,沒錢住連鎖酒店,128元/天的日租房,確實解了我當時的燃眉之急。”
根據記者的調查,短期旅游、外地考研學生、短期進京辦事的外地人口,正是日租房的主力租房群體。
呼吁出臺上位監督法
上月初出臺的《北京市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規定,房地產經紀機構不得接受當事人委托的代收代付房屋租金等費用的業務。
“此條款執行后,房地產經紀行業將不得再從事類似日租房這樣的房屋托管業務。”李文杰表示,管理辦法只是對經紀機構從事“房屋托管”業務叫停,但個人從事日租房,仍然沒有監管規范。
“想把日租房從‘灰色地帶’中拽出來,我認為應該從法律層面,制定一個專門針對日租房的上位監督法,對于短租業務設定準入門檻和準入資格,明確究竟誰能進入短期租賃業務、怎么做、哪些部門管理、發生糾紛后如何處理等。”
上一篇:北京落實144個保障房項目 開竣工有望實現雙超
下一篇:北京約有16萬“蟻族”其中七成蝸居10平方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