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綜合體適應了當代城市的發展要求,其空間因融合了多樣化的商業業態而成為城市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的重要手段。
幾年前,大同人還不知道何謂“城市綜合體”,但近幾年,眾多的城市綜合體已經迅速地矗立在大同街頭。
城市綜合體適應了當代城市的發展要求,其空間因融合了多樣化的商業業態而成為城市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的重要手段。遵循綜合而集約的理念,城市綜合體在空間形態上整合土地功能,集約化開發,立體復合了城市的各種功能,不但復興了城市的街區,而且激活了城市的空間形態,使之充滿活力和魅力。城市綜合體也因此贏得了“城市地標”、“城市名片”等殊榮。
城市綜合體(英文為HOPSCA),是酒店(Hotel)、寫字樓(Office)、公園(Park)、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會議中心(Convention)、公寓(Apartment)等首個英文字母的縮寫。也就是說,每個城市綜合體至少組合了上述功能中的3種,在各部分間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動關系,以一種功能為主、多種功能配套的多功能、高效率建筑群落,往往被稱為“城中之城”。
如今,城市綜合體已成為城市發展的方向。近幾年,城市綜合體已成為我市高端商業地產發展的主流開發模式,從御馨花城,到如今的桐城中央、凱德世家廣場,再到凱旋城、同悅城……在我市,城市綜合體的商業模式,越來越受到投資商和開發商的青睞。
綜合體培育消費觀念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同的綜合體發展方向在哪里,該如何定位成為綜合體成功的關鍵。
小胡夫妻倆是典型的80后,都一直從事IT行業工作。由于大家平時工作很忙,無暇上街購物,于是網購成了兩人最大的樂趣。“大家都有點宅,網購方便嘛,買衣服買化妝品甚至吃飯也叫外賣,看電影就網上自己下載……”小胡幾句話就描述出了時下80后的生存方式。而據了解,采用這種“宅”式生活方式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有時我們想去本地特色的娛樂場所,想打籃球,看演唱會,去去圖書館……偏偏這樣的場所大同很少。”小胡這樣一句牢騷頗有意味。
業內人士稱,首先要確定城市綜合體的服務對象和目標對象是什么,然后再量體裁衣地做適合他們的綜合體。讓綜合體更具有大同本土特色,這或許比那些同質化嚴重的綜合體更值得嘗試。
這位業內人士認為,“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起到最為重要的作用。比如,幾年前,人們還沒有到電影院看電影的習慣,但是隨后華林新天地大同萬達影院的興起,使人們逐步回歸影院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濟發展和新型商業物業引導的消費方式,這是一種漸進式的生活方式。”
綜合體呼喚差異化經營
近幾年來,我市定位于“城市中心”的新型商業地產——城市綜合體越來越多。城市綜合體需要大量的商業資源和客流資源來支撐,然而眾多城市綜合體結集出現,又使得“綜合體過剩論”等隱憂式的話題不絕于耳。
“綜合體的定位還要看自己項目特點。”一位商業地產人士認為,“這些問題的思考要貫徹于整個項目開發過程的始終。如果人家引進沃爾瑪,你也引進沃爾瑪,人家引進電影院,你也規劃個電影院,隨大流,那做不好商業地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