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生態文明背景下的城市轉型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競爭力大會昨日(9月17日)在大同市舉行。大同、贛州、龍巖、宿遷、鄒城等五個城市被大會推介為2013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
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繼工業文明之后更高層次的文明形態。中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競爭力國際大會是在生態文明理念寫入黨的行動綱領之后,中國舉辦的首個生態文明領域大型國際活動。活動自2008年開展以來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了4屆,打造了一個高端、權威、涵蓋面廣、影響力強的知名國際活動品牌。同時,大會組委會完成了建設300畝示范林、為災區捐款400萬、為應對氣候變化捐款1000萬、設立國際生態園區等多項社會活動,達成了大會思想與實踐的高度融合。
本次大會將重點就“從黑色文明到綠色文明”、“新型城市化”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展開廣泛合作。生態條件相對惡劣。近年來,大同市狠抓植樹造林和生態修復工作,成效顯著,通過產業政策和財稅政策等方面的調整,大力發展以新能源為代表的低碳綠色產業,加大有機農業和第三產業發展力度,在生態建設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這也是本次會議在大同舉辦的原因之一。
大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國家林業局主辦,中國—阿拉伯聯合商會、中國—拉美企業家理事會協辦。大同市人民政府、中國貿促會貿易推廣交流中心、中國對外貿易理事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山西省貿促會承辦。
大同市和江西省贛州市、福建省龍巖市、江蘇省宿遷市、山東省鄒城市五個城市被大會推介為2013年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此次大會還實施了“碳中和”行動:即會議共計排放溫室氣體31噸二氧化碳當量,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使用大同晉銀礦業有限公司1.6萬元捐款,在大同市營造16畝碳匯林,經過5年的生長,可將本次會議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