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樓市的逐步回暖,使房企資金狀況得到改善,嘗到“甜頭”的開發商“乘勝追擊”,將目光投向流動性更強,融資成本較低的香港市場。
上半年稍顯平靜的香港新債市場,近期被來自中國內地的房地產企業攪起一股熱潮。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下半年已有10家內地房地產企業成功在香港發債融資。業界有觀點認為,房企資金壓力減弱后或將掀起新一輪拿地潮。
下半年10家大房企在港發債受追捧
日前,“招保萬金”四大知名房地產開發商各自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務報表,據財報顯示,其第三季度末的凈利潤增幅已全部“轉正”,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保持正增長。萬科、招商、金地三家房地產開發商都通過收購香港上市公司跨出了赴港融資的重要一步。
在以10.79億港元的代價收購了南聯地產73.91%的股份后,萬科總裁郁亮表示,通過這筆交易不僅獲得對一個香港上市公司的控制權,還獲得了一定的資產。今年9月,金地集團完成對星獅地產56.05%股份的收購。而招商地產在今年5月收購的香港上市公司的主業甚至并不是房地產。據招商地產公司公告顯示,招商地產通過兩次交易,以1.99億港元的代價收購東力控股70.18%的股份。
在這三家業界大佬的帶領下,內地其他房企也爭相殺入香港資本市場。今年下半年,已有近10家內地房地產企業成功在香港發債融資。
據國金證券研究報告顯示,金地集團第三季度首開A股地產先例,通過旗下海外公司發行12億元三年期無抵押優先級債券,發行票息9.15%,并成功募集資金12億元。
龍湖地產于10月11日發行的7年期高收益級別美元債更是得到市場熱捧,集資4億美元卻獲得逾百億美元的搶購。
僅今年10月份,就有融創中國、華南城、龍湖地產、禹洲地產、方興地產五家內地房地產開發商相繼在港成功發行美元債券,共融資16.75億美元(約106億元人民幣)。此外,中海、SOHO中國、英利國際三家內地房地產開發商當前正在進行發債國際路演,據市場人士透露,“市場反應都特別熱烈”。
與此同時,見港股市況好轉,也有一批內地房地產開發商把目光投向了股市。近日,上海房地產開發商旭輝集團已展開招股前推介活動,為11月上旬啟動招股做準備,該公司擬在港集資2.5億至3億美元。
融資后暫不會出現拿地高潮
據業內人士分析,內地房地產企業海外融資主要是因為國內A股市場沒有放開,相較于香港市場,國內融資成本較大,融資困難。而這些知名房地產開發商的海外融資之路可能早已納入公司的長期戰略規劃,并不一定代表公司看好未來市場或是急需大量資金周轉。
而對于香港市場反應熱烈的現象,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內地經濟呈現企穩趨勢的情況下,近期內地房地產銷售數據以及房地產價格走勢均出現回暖跡象,海外投資者看好中國房地產市場。
有分析人士認為,房地產開發商結伴香港市場融資可能意味著房地產行業已經走出“寒冬”,這些“拿錢”歸來的地產商或將在內地掀起新一輪的拿地熱潮。
對于該觀點,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并不這么認為。張宏偉告訴記者,從全國來看,盡管各類銷售指標數據或增速降幅比上半年有所縮小,但是從全國房地產市場銷售狀況來看,在樓市調控政策從嚴執行,堅持去投資化的市場背景下,市場仍處于低迷期的復蘇階段。
另外,據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房地產開發商土地購置面積和土地成交價款同比分別下降16.5%和11.0%。張宏偉認為,就這些數據來看,盡管下半年以來各地政府頻繁推地形成“推地潮”,近期部分龍頭房地產開發商也加快拿地節奏,但房地產開發商拿地仍以高性價比、市中心的優質地塊為主。
張宏偉認為,土地價格的小幅上漲并不會直接影響未來房價的走勢。一般來說,開發商拿到土地到建成商品房出售還有2年左右甚至更長的時間周期,所以,土地價格對于房價是否有影響還要看當時的市場情況。
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同樣認為,房地產開發商到海外市場融資并不意味著房地產行業已經回暖,只能說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