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錢荒”甚囂塵上,對股市造成重大打擊,地產股價大跌,看空樓市的言論沸沸揚揚。專家表示錢荒對于樓市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雖然會讓房地產行業融資產生一定的困難,但是不會出現崩盤的情況。
“錢荒”對房地產究竟有多大影響?
業內觀點認為,目前內地大部分房企,尤其是中小房企,銀行貸款仍然是主要融資來源,“錢荒”的發生讓銀行的流動性緊縮程度超出預期,眾多房企的銀行貸款融資可能進入困難時期。
“錢荒”的影響更多集中在基金、信托等金融產品的層面。雖然資金趨緊,必然會影響到樓市,但是影響不會很大,也不會很長久。
白朋鳴-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則對記者指出,錢荒來襲,銀行為求自保惜錢如命,致使近期買房貸款受限制,房企面臨資金鏈緊張的局面,房價可能短周期內略有小跌,但是并不會出現整體性的下跌。“我國樓市并沒到崩盤的時間節點,目前的經濟形勢依賴房地產市場,仍然是維持房價在控制范圍內的上漲。”
白朋鳴對記者指出,“錢荒”會擠出一部分房價泡沫,但不會刺破房價泡沫,只是意味著房地產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壓縮得更小。
暴露地方債因素嚴重
“錢荒”暫時對房地產業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地方債務問題反而成為影響房價的部分因素。
當前經濟不景氣,地方政府對土地和房地產的依賴度非常高,因為土地價格收入和房地產稅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如此一來,當地政府為獲取收益將會提高土地價格,從而導致房價繼續上漲。“此外,樓市關系著我國銀行系統的安全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政府將穩定房價在增長范疇之內作為目標。”
政府在穩定房價上無疑是花了大力氣,無論是國五條,還是房貸收緊的政策,在房價調控上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因為執行力度等方面的問題,在樓市調控重壓之下,地方政府依然掀起了一輪賣地高潮,各地“地王”頻出。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其原因就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償債壓力增大,而不得不多賣地。從宏觀面來看,最近幾年,土地出讓收入均占到了全國財政收入的1/4-1/3;而對于很多三四線城市而言,其土地出讓收入甚至占到地方財政的一半。
有學者對記者指出,土地財政模式已經“過時”了,過分依賴土地反而會讓地方債危機爆發風險日益加劇,若地方政府繼續依靠房地產,土地解決債務問題,而不是從根本上開源節流,控制債務。那么“錢荒”之后,便是債務危機的爆發。
房產稅試點范圍或加大
與此同時,面對不斷攀升的房價,房產稅試點擴容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作為下一步調控房價的儲備政策,房產稅被寄予了很大期望,也成為了議論的焦點。
業內觀點認為,由于中國樓市經歷幾輪調控后力度不斷加大,政策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但降房價的效果顯然不如預期。各方希望房產稅的實行能夠有效遏制房價上漲,甚至有效擠出投機和投資泡沫,并可以對高額的房價起到抑制的作用。
房產稅改革的目標人群應該是只調節高端收入人群,對于低收入者應免去部分稅種滿足其對房子的剛需。房產稅推出應當是漸進式的,從高端住宅及新增住房為主入手,可能更具有可操作性。房地產價格整體走向不會“應聲而降”,穩定有限制的增長作用將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