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7月1日)是住建部年初承諾的實現500城個住房信息系統聯網的截止日期,而如今期限已過,官方卻沒有任何關于聯網成功的表態和介紹。
2011年年底,住建部提出將全國40余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統一聯網查詢。隨后,該項目和保障性住房信息系統、100個城市住房公積金信息聯網系統一并,得到國家發改委的立項批準,項目周期總計約為3年。 【40個重點城市完成住房信息聯網 過半數城市提前“入網”】
住建部部長姜偉新早前曾表示,住房信息聯網系統有相當的難度,但要繼續努力把它建立起來:“加快推進所有地級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與省和部的聯網工作。”
事實也的確如此,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去年上半年住建部鐵腕推動了40個主要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但在隨后范圍進一步擴大時遇到了明顯阻力。
有媒體報道稱,這一系統目前已將60多個大中型城市和熱點城市的個人房產信息實現聯網可查詢。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鮮有新的“技術節點開通”。如果技術節點尚未開通,就意味著沒有新的城市個人住房信息與住建部全國系統“聯網”。
今年3月,個人住房信息全國聯網又與不動產登記條例捆綁在一起。3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用3至5年時間完成《方案》提出的各項任務,其中要求出臺并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2014年6月底前出臺不動產登記條例。
住建部、國土資源部會同國務院法制辦啟動了 《不動產統一登記條例》的起草準備工作。這一制度建立的技術基礎就是個人住房信息實現聯網,但這或許成為阻礙住房信息聯網的法理和行政原因。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動產登記條例在重要性和范圍上要遠遠大于住房信息聯網,但是目前困擾在于明確在明年出臺條例的基礎上,到底要不要先期進行信息聯網,是制度在先,還是技術在先。 【住房信息聯網技術難度不大 地方部門不愿配合】
有消息稱,原本由住建部和國土部分工合作的不動產登記制度,今后或將由國土部一家主導,住建部負責的關于商品住宅、保障房和商業地產等的信息聯網登記工作也將劃給國土部,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或將因此暫時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