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財政收入超過三成來自房地產業
發布時間:2014-01-26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李建霞
摘要:沒有土地熱賣和房地產旺銷,2013年中國經濟和財政收入增長,都難以實現預期目標。經濟學者的分析判斷,獲得了財政部數據強有力的印證。
2013年,
全國公共財政收入12.9萬多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5.2萬多億元。這兩類收入合計達18.1萬多億元。
其中,來自土地、房地產業、建筑業的租、稅、費收入合計為6.6萬多億元,占全國財政兩類收入總額的比重高達36.5%。
2013年,中央公共財政、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計6.4萬億元,地方財政兩類收入合計11.7萬億元。
對地方財政收入的貢獻最大的,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013年高達4.1萬多億元,首次超過4萬億元大關。僅此一項,就占地方公共財政、政府性基金兩類收入總和的35%。
土地、房地產業、建筑業的租、稅、費收入,絕大部分歸屬地方政府。顯而易見,來自土地、房地產業、建筑業的6.6萬億元,為地方財政貢獻了五成以上的收入。
與往年不同,財政部本次不僅公布了土地收入、房地產業稅種收入,還首次公布了房地產營業稅收入、建筑業營業稅收入、房地產企業所得稅收入。
全國財政收入中,除了4.1萬億元出讓土地的收入,來自土地、房地產、建筑業的稅收收入達2.5萬億元,逼近中國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貢獻的2.88萬億元。
2013年,在一般稅種中,房地產營業稅收入達5411億元,增長33.6%,建筑業營業稅4315億元,增長16.5%,房地產企業所得稅2850億元,增長25.1%。
在幾個稅基主要為房地產的稅種中,契稅收入為3844億元,增長33.8%,土地增值稅3294億元,增長21.1%,耕地占用稅1808億元,增長11.6%,城鎮土地使用稅1719億元,增長11.5%。
全國公共財政收入2013年增長了10.1%。上述房地產相關稅種的收入增幅,均超過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增幅。
財政部1月23日發布“2013年財政收支情況”中,和房地產有關的稅種,惟一缺漏了
房產稅收入的數據。2012年,全國
房產稅收入為1370多億元。
2013年工業企業所得稅僅增長了1%,和房地產業各稅種收入增幅相比,真可謂冰火兩重天。
顯而易見,2013年,土地、房地產、建筑業對全國財政收入貢獻巨大。同時,也可看出2013年中國經濟實現7.7%的增長,房地產所起的作用舉足輕重。
中國的公共財政收入包括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占比分別為85.6%和14.4%。
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中,絕大部分來自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占比高達79%。其他政府性基金,包括鐵路
建設基金、民航發展基金、水利建設基金、地方教育附加收入等四十多項,收入占比僅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