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近幾年,我看了多本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遲福林同志寫的專著和文章,對其認識分析改革、堅定推進改革的觀點和態度十分尊崇。為什么?是因為我深深的感到,新世紀以來我國對改革的認識是分歧的,對改革的評價是空洞的,對未來改革方向路徑是模糊的。
中國三十年的“發展”靠的就是“改革”和“開放”兩大根本法寶。而現在我卻看到大量的是對改革的“清算”和對開放的“限制”。我們以大量眼前的問題為中心,頒布了很多急就章的措施和政策,而實踐證明這些措施和政策都是權宜性、策略性、短期性的,很少看到以國家根本利益、長遠發展為指導的戰略目標和長期政策。很多指導政策的思想抱殘守缺、迎合上級、作秀百姓。2008年十月份以前我國房地產業遭受到十分罕見的“多部委”、“組合拳”的政策調控,而實踐又證明這些調控政策,不但是錯誤的,還是失敗的。
這些年中國房地產業成為我國爭論最大的產業,成為既無真理有無真相的產業,其核心問題就是對過去我們實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的評介受到了錯誤思潮的嚴重干擾。這種思潮已經使越來越多我國百姓相信:過去的中國改革已經轉化為一種利益掠奪的手段,改革加劇了社會不公平的效果,改革的共識已經基本破裂,改革的動力已經基本上喪失。反對改革,清算改革,已從時尚演變為思潮。而堅定繼續推進改革,堅定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堅定認為我們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反對經濟生活中壟斷和腐敗的呼聲,則被淹沒的難以聽到。
改革以前中國的土地資源沒有市場價值,不值錢,土地資源的浪費司空見慣,土地資源根本沒有可能轉化成土地資產。而土地批租,使中國的土地資源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顯現出其應有市場價值。在僅僅出售固定期限使用權的情況下,便使中國的每一個城市獲得了形態和功能雙開發、雙豐收的新生機。土地批租價格的上升是和我國經濟發展、經濟實力的上升總體相適應的。土地批租是中國城市發展的基本動力引擎(另一個引擎是招商引資),或者說就是基本手段。土地批租價格提高,反映的是市場對城市發展水平的正確評價。
問題根本不在土地價格的高低,而是在于批租土地收益的分配使用。人為抑制中國土地市場價格導致中國土地資源市場價值流失的行為,已經并正在給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傷害。中國的土地市場價值,有了,高了,無論怎么看,對中國老百姓來講,都是利遠遠大于弊的。情愿土地無償劃撥,情愿土地永遠是低價,實踐的結果等同于情愿中國的經濟實力永遠落后。發展,用發展的手段去解決問題。公平,用社會的手段去解決問題。發展能夠形成更多的資源和手段去解決公平問題。反之,公平的問題根本就沒有資源和手段去解決。
任何朝代,任何國度,發展都是非均衡的,這是發展的常態,也正是因為存在非均衡的發展,才有著發展的動力。我國貧富差距存在著擴大的趨勢是一個事實,但是它是在富裕的中國人越來越多、貧窮的人越來越少的背景下形成的貧富差距擴大,而不是在富裕的中國人越來越少、貧窮的人越來越多的背景下形成的。我們沒有必要妄自菲薄,悲天憐人、自我否定。#p#副標題#e#
改革前中國老百姓的住房是住小房、住舊房、住破房,是住宅房源高度匱乏下的有限分配。很多人很多單位是半輩子根本無房可分。我們通過住房制度改革,換來了中國老百姓改善住房條件又好又快的二十年,換來了中國城市化大發展的二十年,是中國歷史上曾未有過的二十年。而現在我們大量看到的卻是對中國住房制度改革的指責和否定。在商品住房問題上,我們決不能把成績當敗績講。
說什么“中國老百姓買不起房”,而事實是中國城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庭戶都有了自己的商品產權住宅,中國幾十億的商品住宅絕大多數都是給中國老百姓買去了。
說什么“買一套房不吃不喝要幾十年”,而事實是每一個購買商品住宅的家庭戶是又吃又喝又住房,還享受著不動產財產保值增值的快樂。
說什么“夾心層很受傷”,而事實是憑什么剛工作幾年的年輕人就要能夠買得起一套商品住宅?買不起是正常現象,買得起是超常規現象。買不起并不等于你現在租不起,現在買不起不等于你今后沒有能力買,很受傷只是心理的。我們國家根本建立不起一個人人都買得起房的房地產市場。很多年輕人一參加工作工薪收入比父母親的都高,你摻合在里面瞎嚷嚷干什么?我們這一代人完全對得起下一代。
說什么“房價漲了老百姓不高興”,完全是無視事實,以偏概全,少數意愿強加于多數人。二十年前中國老百姓的家庭財產只有工薪收入和低值易耗品,而今天中國大多數老百姓家庭中的不動產要占到全部財產的百分之七、八十。房價漲了,大多數老百姓心里挺高興。
說什么“二套房要限制”,實際上在一線城市戶籍人口中買房,基本上買的都是第二套以上房。中國老百姓有兩套房,有什么不好,這就是現階段的消費趨勢和特征。
說什么“要大建經濟適用房”,實際上經濟適用房的實際需要量遠沒有我們在建規模那么大,因為經濟適用房除了價格因素外,還有一個社區因素、物業管理因素、地段因素。經濟適用房,今天是作為政治任務,而并不是作為有需求的社會保障住房去建設。在中低收入者下崗待業增多、收入水平下降的今天,讓他們去買房,去拉動經濟,多少有些滑稽吧。
中國的土地和住房制度改革是過去三十年中國最為成功的兩個單項改革。它對中國城鄉建設發展、對滿足產業發展需要、對改善老百姓住房條件、對調整老百姓消費支出結構都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兩項改革當然存在著缺陷和非人為疏漏,但那是繼續堅定推進改革,而不是放棄改革的事情。中國土地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徑實踐證明是基本正確,不容我們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