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或破7 穩增長六箭齊發 降準降息可期
發布時間:2015-04-13 來源:0352房網 編輯:阿紫
摘要:在一季度宏觀經濟
數據即將揭曉之前,“穩增長”措施開始逐漸加碼。
繼4月1日送出3項“穩增長”組合禮包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公布了3項為企業減負的措施。一周之內,六箭齊發。
在談及全面清理規范涉企收費議題時,李克強稱其為“實施積極財政
政策的有力措施”。這是繼2月2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后,李克強第二次公開詮釋“減稅降費”與“積極財政政策”之間的關系。這和以往積極財政政策使人聯想到的增加赤字明顯不同。
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李克強也多次強調要通過減免稅負幫助中國經濟爬坡過坎。而此次僅工商業降電價,便可縮減成本超800億元。
剛剛公布的3月CPI同比增長1.4%,繼續停留在“1”時代。在一季度GDP增速下行幾成定局,用電量增速恐創新低的背景下,二季度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經濟新常態下,新一輪穩增長政策的出臺將確保完成7%的經濟增長目標。
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大
3月份中國經濟“倒春寒”的態勢還在延續。
“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預計會是負增長,這比我們之前的預期還要悲觀。”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告訴記者。他預期,一季度用電量增速將達到2%以下,比今年1-2月2.5%的增速略低。
然而,3月份六大發電企業耗煤同比負增長20%,接近去年8月低點;而匯豐PMI初值49.2,再創去年5月以來新低。現在全社會用電量預期增速已經降至1%以下。
“結合這些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下行幾成定局。”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判斷。
疲弱的不僅是用電量。從官方公布的1-2月地方經濟數據來看,西部省份和東北經濟下行特征尤為明顯。如遼寧、黑龍江、吉林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分別為-4.5%、0.8%、5.1%。就連一向走在經濟發展前沿的東部沿海地區也感受到了陣陣寒意。
為了摸清經濟形勢,3月下旬,發改委奔赴多地進行調研。“從發改委的調研結果來看,下行壓力普遍存在于
全國多個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地區。”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司長費志榮表示,從東北地區到東南沿海,許多重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隨之各種矛盾和問題也逐步顯現出來。
總體來看,3月及一季度整體數據的走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房地產滑坡、工業
投資疲軟。
從目前披露的情況來看,經濟運行面臨較大壓力。多家主流機構研報均認為,主要經濟數據會低于去年第四季度。根據此前發布的數據來看,一季度經濟繼續放緩已成共識,
市場預測的GDP增長率普遍集中在7%或以下。如果數據低于預期,極有可能進一步激發更多穩增長政策出臺。
現在業界普遍將目前的經濟形勢定為“國際經濟復蘇緩慢、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盡管數據可能疲軟,但內生動力強大,結構
調整向好,政策儲備還有很大的空間。
多箭齊發
中國宏觀經濟信息網研究部研究員李娜認為,2015年開年經濟增長加速下滑,內需萎縮超預期,外需不確定性大,需求疲弱與產能過剩格局并未有實質改善,結構性矛盾凸顯,穩定經濟增長任務艱巨,短期政策需重拳出擊。
不過,此次“穩增長”和以往加大投資、靠財政刺激有著本質的不同。
4月8日出臺的全國范圍內清理規范涉企收費、下調電價、降低鐵礦石資源稅征收比例三項政策均屬于供給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抑制通貨膨脹,另一方面通過降低成本直接影響企業的盈利狀況來刺激經濟,最關鍵的是調結構效果比較直接,比如減稅、減費等措施都是直接針對某些類型的企業。
中國
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戰略發展部研究員高玉偉分析稱,清理規范涉企收費,有利于改善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和發展動力,也有利于穩定經濟增長。
許多國家的財政政策都面臨著這樣的悖論:政府往往在經濟形勢向好、財政盈余時更樂于減稅降費,而在經濟不景氣、財政捉襟見肘時則明顯缺少動力。但對于企業經營者而言,越是在后一種形勢下,減稅降費的政策才越能最大化地發揮“及時雨”的功效。
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這是個兩難選擇。但李克強顯然知道中國經濟的活力與韌性到底在哪里。在進一步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的同時,從電價入手“三管齊下”無疑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政策“藥方”。
“電價調整后,企業在電費方面的負擔會進一步降低,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促進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表示。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4年第二產業用電量為40650億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量為39930億千瓦時,而第三產業用電量為6660億千瓦時,其中絕大部分執行商業電價。以全國工商業用電
價格平均每千瓦時下調約1.8分來計算,僅工業用戶就可直接降低成本718.74億元,工商業成本累積縮減超800億元。
同時,調低資源稅
利率,能夠極大地降低企業成本,增強競爭力,支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為實體經濟恢復較快增長注入了一劑清新劑。
事實上,這只是穩增長政策組合拳的一部分。就在4月1日,國務院剛剛部署了盤活和統籌使用沉淀的存量財政資金、確定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措施、決定適當擴大全國社保基金投資范圍三項措施。
不過,多家機構仍預警,要有跌破“7”的心理準備。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報告預計,今年一季度GDP下滑至6.85%左右,CPI為1.2%左右。
日前,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5年第一季度例會在
北京召開。會議認為,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總體平穩,但形勢的錯綜復雜不可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強調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提出更加注重松緊適度,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
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建議,第二季度財政政策需加力增效,防止資金沉淀;貨幣政策加強與財政政策配合,防止地方債發行產生擠出效應,繼續降準降息。中長期政策仍需堅持深化改革,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創新驅動的內生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