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錫市惠山古鎮歷史文化老街近日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這則消息卻引起了住在惠山古鎮下河塘小區居民的不滿。這是為什么,我們一同來關注。
下河塘小區的居民對此感到十分意外,黃先生表示,據他們所知因為惠山古鎮保護性修復的需要,這里的原住民幾乎都搬空了,剩下的幾十戶也面臨拆遷,怎么還把原住民的事掛在嘴上說?
隨后,黃先生登錄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的官方網站。“網站上的介紹說,惠山街區保護修復的過程中,始終得到廣大市民的鼎力支持,惠山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復過程中,始終把改善原住民、老居民的生活條件放到重要位置。”黃先生說,“我就想問問,現在惠山歷史文化街區的原住民在哪里?”記者查詢該網站發現,在對惠山街區的介紹中確實反復提到了“原住民”字樣。居民認為,把原住民掛在嘴邊不符合事實。
昨日記者見到了包括黃先生在內的5戶下河塘居民,他們還向記者提供了一份有9戶居民的簽名意見書。據了解,涉及到該處拆遷的居民一共18戶,目前有3戶已經簽約拆遷,還剩15戶。
居民的不滿源自正在面臨的拆遷,黃先生稱,他們應該是整個惠山古鎮最后一批要面臨拆遷的居民了。
黃先生等人稱,他們現在住的房子外觀也是古建風格,可是從去年開始就說要拆遷,不簽協議就不停地騷擾他們。“隨時給家里打匿名電話;半夜三更砰砰砰敲大門;跑到上班的地方不停騷擾;動不動就說施工不小心挖斷水電;補償價格基準價只有6475元/平方米。”黃先生說,這樣的拆遷讓他們很苦惱。
居民還認為拆遷工作不透明。“譬如所謂的基準價6475元/平方米,我和街道的人說這個基準價格有問題。可是街道說這個基準價格不作數的,實際給我的價格可以談到1萬多元1平米。”黃先生說,“既然基準價格不作數,那為什么不按照實際的市場價格來定。”
昨日記者在惠山古鎮確實看到不少商業性的建筑鋪面,不少店主都稱是招商進駐的。在周老先生的指點下,記者來到位于惠山古鎮龍船口附近的一家大門里面掛著“伴山惠所”招牌的“會所”,飯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飯店開了半年了,有六個豪包,市里的一些大領導也經常來。周老先生說,這個“會所”讓他很氣憤,因為這里明明是條步行街,可是只要說到會所吃飯,就可以把汽車開到門口來。
下河塘居民周老先生發現在無錫一些歷史街區保護性修復改造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趕走原住民,招商開酒店、會所的問題。“開飯店的地方都是原來民居所在”,周老先生說。
無錫市惠山古街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陳曉紅副總經理表示老街的確在招商,但都是臨時性的。至于“伴山惠所”的事情,她并不清楚。
無錫市北塘區惠山街道負責拆遷工作的程瑋副主任表示,下河塘的拆遷工作不存在騷擾的問題。“我們白天都有工作,晚上去找拆遷戶做工作,只是解釋,不是騷擾。”程瑋說,“現在拆遷戶不談,我們只好到他們單位去談。”
至于拆遷居民反映拆遷基準價只有6475元/平方米的問題,程瑋表示這個基準價是規定死的,不能隨意改,考慮到實際情況,他們已經通過裝修補償等方式增加補償了,目前已經簽約的居民實際補償價格在1.6萬元/平米左右。“我們已經替他們(拆遷戶)想得非常周到了,希望你們能正面報道。”程瑋說。
據程瑋透露,自惠山古鎮保護性修復以來,原本居住在這里的1300多戶居民已經基本拆遷結束,目前就剩下河塘這里的15戶居民,還有附近另外一處居民,加起來大約在50多戶。
事實上,無錫市國土部門2008年在批準惠山古鎮用地時就明確表示,批準的項目用途為文物古跡用地,不得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新開酒店明顯不符合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