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前幾天,有杭州市市民向記者反映,說是從浙江大學到杭州植物園這一段玉古路的東側,不知道什么時候運來幾個集裝箱,還有一群人住了進來。現在,集裝箱內裝上了空調,有人還在里面開起了雜貨鋪、小吃攤,吃住全在集裝箱內,存在著不小的安全隱患。
在杭城鬧市,而且距離西湖景區不到一公里遠的地方,冒出好幾個大型集裝箱,而且還是“商住一體”的。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租塊空地運來集裝箱,前店后宅做起生意
11月18上午,記者來到西湖區玉古路青芝塢的路口,很容易就發現這幾個集裝箱。遠遠看去,這里開了一家修車鋪和一個雜貨店,等到走近時,才能看出這兩家店的店面都是用集裝箱改裝的。再往里走,還有一個洗車場。
這一處場地大概有兩個籃球場那么大,外圍放集裝箱,四五個集裝箱,圍出了一個院子。每個集裝箱短的有三五米長,長的達10多米,然后被分隔成一個個小間。有的開雜貨店,有的賣汽車用品,幾乎每個小間里都有床鋪。
開修車鋪的夫妻倆來自安徽阜陽,老板阿杰介紹,他原先在青芝塢有個修車鋪,因為青芝塢改造被拆掉了,所以搬到了這里。阿杰所住的這個集裝箱,大約有三米多寬,八九米長,一半用來堆放工具和材料,另一半用來居住,還裝上了空調。
他說 ,他是從洗車店老板那里,租下這個集裝箱的,每年的費用是一萬多。“算起來也不比租房子便宜多少,但比較方便的是,這里可以做生意,也可以住人。”阿杰說,開修車鋪主要是為了方便附近居民的。正說著,青芝塢方向騎出來一位大媽來修剎車,阿杰很快就修好了,收了15元。
“這個場地不能建房子,我的修車鋪沒有證照,只有洗車場才能批得出來,所以洗車場老板就租下了整個院子。集裝箱是在江蘇一個廠家定做的,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做好送過來,再裝修一下就可以住進去了。”
有關部門表示:集裝箱不能作為經營場所
記者隨后了解到,這家洗車場的確通過了環保和工商部門的批準,不過,營業執照上的登記地址是玉古路138—1號,而在現場卻找不到這個門牌號。記者又打電話去西湖區地名辦查詢,也查不到這個門牌地址,說明并沒有登記過。#p#副標題#e#
難道沒有正規的地址,也能批出營業執照來嗎?松木場工商所的陳所長說:“只要個體戶能提供環保的審批和房管部門的租賃合同,就可以通過審批。門牌號也是按照他們提供的號子進行登記的。”環保部門沈先生的說法是:“138號這個地方比較大,他們提供了街道和其他部門的材料,為了區分就注上了138-1號,這也是為了方便尋找。”
但是沈先生沒想到,這塊地方被批出來后,卻被洗車場老板利用集裝箱轉租了出去。他特別強調:“我們在審批時,是一點也不知道這個情況的。如果發現,是肯定不會審批出來的。我相信無論是哪個部門,都不會同意用集裝箱作為經營場所。”
記者聯系了西湖區執法局,事實上,西湖區執法局早在4月26日晚上7點10分就曾派隊員到過現場查看。但是檢查后發現,這是一處固定經營場所,而集裝箱也不屬于建筑范疇,超出執法局管理范圍之外,無法進行查處。
記者來到出租此地的杭州玉泉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物業的一位馬姓工作人員說:“我們對這個情況還不太清楚,馬上過去看看,如果真的存在擾民和安全問題,會馬上糾正。”
對于市民反映的小吃攤、雜貨鋪擾民現象,西湖區三創辦表示,洗車場雖然營業執照齊備,但其經營范圍僅限于洗車、清洗,不涉及燒烤,屬于超范圍經營。而西湖區工商分局的答復,如果存在無證無照經營行為,工商部門將積極協助配合進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