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地上土地緊缺,地下“大有作為”。四通八達的地鐵、琳瑯滿目的地下商場、熙熙攘攘的地下超市……今后,太原市將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安排市政配套設施,鼓勵對大型綠地及大型體育、文化、休閑等設施,依城市規劃綜合設置地下商業、娛樂、民防、物資存儲等功能。
十二五期間,太原市要實現經濟總量翻番,按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初步規劃來測算,全市共需新增建設用地約21.5萬畝,平均每年約4.3萬畝,與規劃期內每年獲得的用地指標數比較,缺口相對較大。為破解土地瓶頸問題,太原市將把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用于重點工程、重要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
同時,加大對閑置土地的處置力度,對閑置2年(含2年)以上的土地,將依法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特殊情況,經批準同意繼續開發使用的,除繳納土地閑置費外,還應補交增值地價。此外,太原市將引導企業通過壓縮超標綠地面積和輔助設施用地,擴大生產性用房,通過廠房加層、老廠改造、內部整理、增加固定資產投資等途徑,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太原市將研究出臺具體辦法,鼓勵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推行地下空間使用權有償使用。其中,對充分利用地下空間的經營性活動,國土、財政等部門將按同一地塊使用權市場價格的20%收取有償使用費,確定使用權。
全市要實現率先轉型跨越發展,就要有好的項目來支撐,就必須有足夠的項目用地來保障。1月11日,太原市政府對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作出安排,禁止在工業項目用地范圍內,建造成套住宅、專家樓以及賓館、招待所、酒店等。屆時,太原市將合理利用土地保障實效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