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日租是指以24小時為計量單位租用的物品、房屋和設備。日租包含:日租房、日租車、日租公寓等等。日租房和日租公寓發展相對迅速,因此大家一提及“日租”普遍都認為是日租房和日租公寓。

由于現在市場需求旺盛,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日租房”。有長租改短租、有整體裝修過的規模化的“日租房”,更有甚者仿照“太空艙”的“膠囊公寓”。在火車站、醫院、學校周邊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通常都會看到一些人在這里拉客,60、70、80價位不等。大多數的“日租房”都是由大平米或者地下室的房子改造而成,用塑料或者是木板隔斷而成的,隔音效果特別差,這些小屋沒有窗戶,即使在白天,要是不開燈,也看不到東西。小屋的面積在3平米左右,只能放一張床,公共空間除了衛生間和廚房,僅剩一條不到一米的過道。
據走訪了解,這些做“日租房”生意的人,都不是房主,大多數都是“二房東”,這些“二房東”有的在一個小區里就有十幾套房,他們從房主手里租到房子,然后自己隔斷,一個客廳可以改造好幾間房,還有一些房東,一個陽臺放一張床,就可以當房子租售,而這些房子里電線隨意拉扯,廚房衛生令人擔憂。
在走訪的過程,詢問了一些“二房東”后得知,這里的租客入住不需要任何證件登記,給錢就住,而且,社會上什么樣的人都有,“日租房”提供住宿收取房租,其性質和旅館沒有兩樣,都屬于經營性場所,既然屬于經營性場所,就要去得相關的營業執照,但是要想取得營業執照,必須要上規模,最基本的是房子必須是一個獨立體,而這些“黑旅館”大多在居民小區里,所以不可能辦得了營業執照,而一些居住在小區里的居民,對此怨聲載道,對于這樣的情況,居民首先想到的是找物業投訴,但物業往往給的答復是,沒有執法權管不了。而一些“二房東”認為,他們這樣的生意以后會越來越好。
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日租房”是隱患房,誰也不知道這里會住進什么人、發生什么事。7月18日,北京住建委、衛生局、規劃局、公安局等部門聯合發布通知,明確規定:北京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不低于5平米,單個房間不得超過2人,不得改變房屋的內部結構分割出租,不得按照床位出租,廚房、衛生間、陽臺、地下儲藏室不得出租。法規更加具體了,執行力到底會怎么樣呢?北京規范了,其他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