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房產市場供給量呈井噴態勢 大幅升值不現實
發布時間:2014-02-19 來源:山西新聞網 編輯:李建霞
摘要:縱觀2013年的理財市場,可謂慘淡經營。樓市泡沫、金價大跌、股市虧損、銀行錢荒……同樣在這一年,互聯網金融卻創造了一個神話,阿里余額寶橫空出世,社會上的閑散資金找到了出路,之后,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紛紛介入金融領域,互聯網理財鋪天蓋地改造著人們的理財觀念。
也是在這一年,在中小企業
融資難的呼聲中,各類
投資擔保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省城的大街小巷。而就在近期,銀監會、發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 《關于清理規范非融資性擔保公司的通知》,將于2014年8月底前,對非融資性擔保公司進行一次集中清理規范。隨之,投資者對錢的投向再次充滿疑慮。
鑒于以上背景,網絡上出現了新的理財觀念——不投資就是最好的投資。事實果真如此嗎?如果不是這樣,新的一年,理財投資都會有哪些機會?老百姓的理財思路又該做哪些改變?近日,記者走訪銀行、證券、保險、
房地產公司等單位,請行業專家為您梳理和整理一些理財方面的知識,希望可以給讀者一些啟示和參考。
2013年已悄然走過,不管你是在“北上廣深”繼續堅守,還是已經回到二三線
城市開始新生活,如果想要安居樂業,房子始終是你邁不過去的一道坎。就目前的
房產投資來看,還有一部分
購房者延續著“以房養房”、“以租抵貸”的投資形式。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這種房產投資還是否可行?那么投資者該如何抉擇?
據2013年12月中國房地產指數研究顯示,2013年12月,
全國100個城市(新建)
住宅平
均價格為10833元/平方米,環比
上漲0.70%,自2012年6月以來連續第19個月環比上漲,其中,
太原新建住宅樣本均價為680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87%。對于居高不下的
房價,國家穩定房價的
政策一個接著一個出臺。普通消費者也應根據政策,及時
調整自己的投資理財計劃。
有媒體據此進行了計算。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按照去年12月份太原新建住宅樣本均價為6802元/平方米來計算,需要將近70萬元。按照太原市現階段住宅出租均價計算,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出租一年的收益大概是兩萬元。而買一套
新房所需的70萬元按照一年期定期基準
利率3.00%計算,一年的收益是兩萬一千元。如果是2年期、3年期、5年期,利率會更高。無疑,是把錢存入銀行比買房投資更賺錢。
2013年12月份,家住省城的隋先生在一家大型品牌房地產公司以8900元/平方米的
價格購買了一套146平方米的房子,總價近130萬元。“我感覺太原市現階段的房價只有漲不會跌,現在的房子也不好出手,把房出租出去還真不如把錢存銀行得的利息多。
貸款買房再出租出去的話,收回來的房租還不夠交貸款呢。”隋先生無奈地說。
從2009年開始,外來的大型房地產
開發商的到來不僅震撼了本土開發企業,消費者也真實體驗到了高水平房地產產品所帶來的沖擊。而這也無形中改變了一些落后、陳舊的本土房地產企業的觀念,成熟的模式也為本土
房企提供了可以學習的范本。
“大型的房地產開發公司進入太原,首先對本土一些不規范的房地產開發商有一個觸動,對房價也是一個很大的帶動,對消費者也有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專門從事
山西省
房地產市場導向研究的盛世天和地產營銷機構執行總經理賈曉牧說,“以前消費者在買房子時不是那么挑剔,但是現在逐漸變得挑剔起來。消費者開始從產品、手續、可能面臨的風險、價格預期的判斷等都有了一個很好的認知。如果價格差距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很多消費者寧愿住得遠一點,也會選擇一套安全的房子,因為這可能是很多消費者這輩子最大的一項投資。”
但是從投資的角度來講,投資傳統住宅已經不太合適。從商業不動產的角度來說,寫字樓、
商鋪等還是會有很大的升值空間。“因為商業地產不存在一個剛需的問題。最近幾年,因為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會有大量的產品上市。上市以后,許多房地產商都會去吸引消費者,這就需要一個‘拼’字,怎么拼?那就是價格。你想賣的快,只有賣得比別人便宜,這樣你才能快速回籠資金,這樣消費者能夠擠壓房地產商的一部分價格空間。”賈經理說。
賈經理提醒投資者,商業不動產有兩部分收益,一部分是房屋出租的租金,另外就是房屋的升值空間,購買商業地產一定要看未來的升值潛力。
房產大幅升值已不現實
“從2012年開始,山西市(縣)的房地產市場的供給量呈現一個井噴的態勢,價格也很高。”進入房地產行業19年,賈經理介紹,最近幾年,房價的不斷高漲與房地產商開發成本的增加不無關系。房地產商為了履行正規的手續,產品的成本必然會提高。就太原市而言,房地產市場正經歷一個逐步成熟、逐步完善、逐步提高的過程,放眼全國來看,太原市的房價表現還算比較平穩。但將房產作為投資,情況已不容樂觀。
從開發商的資金來看,在愈發嚴厲的貨幣政策的引導下,開發商“不差錢”已經成為過去式,迅速回籠資金是開發商所愿意看到的場景。據賈經理介紹,從2013年來看,太原的
豪宅市場
銷售不是太好。今年看,對豪宅市場還是不太樂觀。主流的房價應該還是比較平穩的,但從投資的角度來講,住宅已經沒有那么大的升值空間,現在的市場行情指望住宅有大的升值,已經不太現實。“消費者去銀行買個理財產品也比投資住宅合算得多,但是從資產保值的角度來說還是可以去嘗試投資的。”“2013年,太原市主流的房價在每平方米7000元到8000元這樣一個區間,8000元以上一萬以內的房子,位置好的話,賣得也不錯。而在2012年,主流房價則是六七千元這樣一個標準。作為太原市普通的工薪階層來說,承受起來是有非常大壓力的。”賈經理說,“就是這樣,太原市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還是不錯的,這與中國人的置業習慣有很大關系的,尤其是剛需的房子。”“我們在一線接觸的大量客戶,很多都是上世紀80年代左右出生的群體。從他們的反饋來看,現在的丈母娘沒有以前那么難說話了。你沒錢買房的話,房子我們兩家人可以共同購買。”賈經理說,“房價如果上升到你不能承受的地步,那這筆生意是不會
成交的,因為你買不起。那為什么人們收入水平低還要買?從賣家的角度來講,價格越高越好,擠壓你,你能承受多少,我就一定要讓你掏出來多少。現在買房,已經不是小兩口,或者說是男方來掏錢了,是雙方父母加上小兩口,六個人的力量來買這個房子。無形之中,使房子的價格變強了,這是一種中國特色,在國外,這樣的情況是不會出現的。”
賈經理分析,中國人都有一個集群效應。二三線城市的人往“北上廣深”聚,山西各地市的人都往太原聚,所以說,太原的房地產市場不缺客戶。就像“北上廣深”,多貴的房子都有人去買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