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城市保障房正逐步向非戶籍家庭放開
發布時間:2014-02-24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李建霞
摘要:“在北京市‘三房’輪候家庭輪過一圈之后,希望盡快打開非京籍家庭的缺口,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等。”2月18日,北京推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廉租住房與公共租賃住房并軌分配及運營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其中并未提到保障房分配取消戶籍限制的字樣。對此,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總經理金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全面推進以及戶籍制度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在上海和深圳已對非戶籍家庭放開公
租房的試點后,廣州、三水、石家莊、山東等地陸續傳出保障房將面對非戶籍人群的消息。保障房對于非戶籍家庭將逐步放開。
“把非戶籍人口納入保障房范疇,對一線
城市來說,存在一定難度。”深圳市
房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宇嘉認為,由于存在各種資源分配及利益之爭,對非戶籍人口放開保障房仍存難度,但這卻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步驟,對
調控房價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向非戶籍人口放開保障房仍將是住房保障的工作目標之一。
北京已試點 尚未全市推廣
在
一線城市中,上海首次將非滬籍常住人口納入住房保障范疇,持有上海居住證的外來務工人員,可以申請公租房;深圳在去年初,出臺了《深圳市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創新綱要》,不僅提前將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軌,還稱要擴大住房保障范圍,將住房保障對象從戶籍低收入家庭擴大到戶籍無房家庭,并且將保障范圍從戶籍住房困難家庭向非戶籍住房困難人才家庭延伸。
從北京來看,雖然尚未出臺進一步的
政策,但對非京籍家庭的試點,一直都在進行。
從2012年開始,北京就曾在石景山區試點面對非京籍家庭配租公租房,雖然尚未全市推廣,但從相關規定的變化可以發現,北京對非京籍分配公租房,正在逐步放開:從最初要求滿足在石景山區工作5年的要求,到現在其他區縣家庭也可以申請石景山區的公租房,覆蓋面開始逐步擴大。
金焱表示,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形成了公租房“市級統籌、服務區縣”的思路,爭取一季度盡快出臺。據他介紹,在目前市級房源已配租的1萬戶中,非京籍家庭數量為在石景山區試點時配租的180戶。
“對于大城市來說,保障房向非戶籍家庭放開非一朝一夕之事。”曾參與起草“23號文”的
住建部退休官員包宗華認為,資源和產業過于集中,導致北京、上海這些一線城市涌入了太多人,所以解決起來存在難度。但是,“外來人口到北京、上海工作,就應該給解決住房問題。”包宗華說,解決好城市
規劃,疏減大城市人口,安置好外來人口,是發展新型城鎮化的必經途徑。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認為,一線城市房價過快
上漲,外來人口眾多,未來很多非戶籍人口的住房問題,終究需要用保障房來解決。如何突破政策束縛,最大化保障此類住房需求,成為地方政府必須思考的問題。過去強調的是抓保障房供應,而接下來保障房申請資格以及分配情況將會逐漸成為關注重點。
中小城市已試水
其實,早在2013年4月3日,住建部就曾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做好2013年城鎮保障性安居
工程工作的通知》中提出,“2013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要明確外來務工人員申請住房保障的條件、程序和輪候規則。”正是基于此,一些二、三、四線城市,陸續開始試水,將保障房面向更多人群。
2013年以來,廣東佛山、三水和河北石家莊等地都陸續公布,保障房將面臨非戶籍家庭分配。
2014年春節后,山東省在出臺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軌通知的同時,也公布“公租房取消戶籍限制,統一面向城鎮中低收入家庭、新就業職工、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等住房困難群體供應”。
“將非戶籍人口納入住房保障,相當于給予其相應保障,醫療、教育等資源都需平衡。所以向非戶籍家庭放開保障房的政策,不會很快普及開來。”李宇嘉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