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觀點:“樓市崩盤”與“房價下跌”是兩回事
發布時間:2014-02-25 來源:0352房網 編輯:微笑
摘要:近期,很多二線城市部分樓盤大幅打折促銷的消息傳出,“樓市崩盤論”再度發酵。與以往越唱衰越漲價相比,這次似乎有點不一樣,因為種種跡象表明,經歷了持續幾年的房地產市場火爆,在缺乏更多買盤支撐的背景下,其價格拐點開始出現。
這從24日國家統計局例行公布的2014年1月份
全國70城市
房價指數統計中也可看出端倪。盡管1月份房價同比和環比上升的城市仍為大多數,但相比去年以來各地出現的房價大幅度
上漲來說,其勢頭有所削弱,尤其是歷來被稱為房地產
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深,同比漲幅也結束了持續多月的20%以上的驚人漲幅?梢灶A計,隨著這種趨勢的加速,未來數月的這一
數據將越來越平緩。
部分樓盤出現大幅度的打折,一個很好理解的原因是,
開發商急需回籠資金。這種狀況在前幾年的市場中也有出現,但通常是個案,未能對整個市場的價格上行趨勢形成扭轉。而今年出現的情況是,一方面,
銀行迫于自身的壓力,對個人
購房的
房貸和開發商的資金供應都在收緊;另一方面,
不動產登記制度的推進已經逼迫越來越多的
二手房拋向市場,
商品房的供需結構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因此,當前出現的開發商打折促銷,已經不能視為孤立的事件,而是市場出現轉向的一個信號。
這是否意味著樓市將出現崩盤的危機?盡管幾年來的
調控曾經把降低房價作為一個目標,但是房價下跌和崩盤是兩回事,崩盤意味著市場產生了擋不住的滾雪球效應,開發商囤積的樓盤將成為“燙手山芋”,還意味著銀行大量投放于
房地產市場的信貸資金會出現壞賬。開發商固然需要直接承受破產的壓力,但銀行也只能得到一大堆難以消化的
房產。而當銀行被房地產市場拖下水的時候,它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也會嚴重削弱,從而影響到整個宏觀經濟的正常運行。
其實,只要我們尊重事實,就可以發現,在我國局部地區已經出現了類似樓市崩盤的現象,去年被媒體廣泛報道的鄂爾多斯“鬼城”即是證明,而它對地區經濟帶來的負面作用也有目共睹。當務之急是地方政府應該吸取這些“鬼城”的教訓,通過簡政放權、釋放市場活力來改變地方經濟對房地產市場的過度依賴。
房價下跌,是普通民眾一個苦苦期盼的目標,但現在房價剛剛有所松動,“樓市崩潰論”馬上應運而生,這種論調將國內錯綜復雜的房地產市場“一鍋煮”,而無視地區之間的差異,因此是一種言過其實的說法。當然,就房地產調控來說,一刀切的調控
政策同樣忽視了地區之間的差異,對于三四線城市來說,再執行原有的調控政策已無太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