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保障房和商品房按比例配建養老院迎養老洪峰
發布時間:2014-03-09 來源: 編輯:阿紫
摘要:政協經濟組聯組討論現場,多位委員提及養老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皓表示,8年后,我國將迎來“養老洪峰”,80后獨生子女將面臨沉重的養老壓力。全國政協委員、蘇州大學副校長熊思東提出應對養老問題“新思路”,開發商蓋房子時必須配建養老機構,并建立“探親休假制度”。
【養老新思路】
“我們以未富先老的方式快速進入老年社會,速度之快,世界少見。”全國政協委員、蘇州大學副校長熊思東在政協醫衛組討論時提出了一系列的“養老新思路”,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解決“在哪里養老”和“怎么養老”兩大問題。
對策一:
熊思東認為,老年人養老還是社區養老比較合適,我國目前在新建700萬套保障房,
房地產商也在大量開發商品房。未來國家可以制定
政策,參考小學與幼兒園配建政策,如果想要拿地,就必須配建多少養老院,將來既可以交給政府運行,也可以交給開發商來運作。這樣就能解決社區養老缺乏的難題。
對策二:
建立醫養結合模式
熊思東認為,老年人不僅有衣食住行需求,還有醫療保健的需求。他建議我國建立醫養結合模式,利用醫療機構,甚至社區醫療機構來承擔養老責任。在養老設施的
建設中,應該加重醫療機構的建設。如果不去做,就會出現養老機構里老無所醫,老無保健問題,“希望能夠在建立養老機構的時候,同時引入醫療機構和醫療設施、保健機構和保健設施的進駐。”熊思東表示。
對策三:
公務員、事業單位、城鎮職工的養老保險打通
熊思東認為,中國目前存在五種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和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盡管一再統一,盡管現在新農村和城鎮居民有望打通, 但5種養老標準不一樣,差別很大,養老金差別非常大,出現了極大的不公平,“希望今后將公務員、事業單位、城鎮職工的養老打通,能快速推進。”熊思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