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樓市供需仍處平衡區間 剛性需求仍在積累
發布時間:2014-06-10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楊曉敏
摘要:廣州樓市走向近期可謂撲朔迷離,繼紅五月不紅之后,剛剛結束的端午小長假又出現了大盤亞運城大幅降價的情況,降價潮似乎有一觸即發的跡象。然而,樓市今后何去何從?短期會否絕地反擊?長遠又會否一蹶不振?這些問題都需要核心數據——供求關系來說話。
數據顯示,廣州樓市當前無論是供求比還是去化周期,雖然仍處在平衡區間,但都處于上升趨勢,樓價已存在一定下降的壓力。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曾組織研究,對2020年前廣州樓市每年的新增供應量進行分析,以常住人口增長情況進行估算,未來數年廣州樓市每年需要供應
商品房約1100萬平方米。而近年來,年均實際網簽量約為700多萬平方米,供應與真實需求之間其實存在不小缺口。
分析:樓市或還有8~10年高峰期
廣東省房協理事趙卓文認為,只要廣州的人口仍在不斷地增加,
市場需求就將仍然旺盛。
而隨著增城、從化并入
市區,新黃埔區的設立,也會令廣州
房地產市場空間拓寬。由于地鐵的大量興建和
城市空間的拓展,令普通工薪階層可以依托城市公共
交通,購買剛需產品,廣州
房地產市場未來仍將有8~10年的高峰發展期。
這些論據都表明廣州樓市的承接力不會在近幾年快速枯竭。不過,周峰認為,如果廣州常住人口增速下滑的情況持續,隨著“80后”“90后”的
購房在2019年~2020年左右可能將出現真實需求難以為繼的狀況。
短期:樓市供求失衡逐步顯現
分析數據顯示:目前廣州的
庫存消化周期仍在不到13個月的水平,而今年以來的供求比為1.2左右,仍處于較為平衡的區間。
另一方面,根據陽光家緣6月9日的最新數據,廣州目前全市可售未售面積為868.85萬平方米、63243套
住宅,比4月末提升了70多萬平方米,已經達到近兩年來的最高水平。而從4月開始,
開發商的競爭在大幅加劇,正是由于供求比引發的。
長期:剛性需求仍在積累
從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獲得的
獨家數據中了解到,目前,廣州市居民自有
住房率已經達到95%左右,而人均居住面積更從1999年的12.44平方米提高到了2012年的22.5平方米,短短14年間每個人的居住面積提高了10平方米,比1999年提高了近八成。住房占居民家庭全部財產的平均比重已超過50%,是居民家庭財產增長最快的部分。
不過,隨著廣州常住人口的增加,住房需求仍在不斷增長。而從供應端來看,近年來,廣州商品住房用地供應缺口較大。以2007年~2011年為例,全市新建商品住房
成交量平均每年約為700多萬平方米。同期,全市十區年均供應商品住宅用地2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4萬平方米,供需缺口約300萬平方米。
夾心層買不起商品房
今年,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已表態,將抓緊制定出臺解決“夾心層”住房困難問題的政策方案。
廣州戶籍人口中中等收入(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663元~91844元)家庭約為142萬戶,占比超過五成,無自有產權住房或家庭人均自有產權住房不足15平方米的中等收入家庭有約22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