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救市力度不斷加大 首個省級救市政策出臺
發布時間:2014-08-11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楊曉敏
摘要:“解限救市”已經成為近期房地產市場最熱的一個話題。而為了刺激萎靡不振的樓市,各地方政府紛紛松綁限購,且救市的力度也是越來越大。
截至8月10日,此前出臺限購
政策的46個
城市中,已經有36個城市對限購政策進行了松綁。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十一”前除北上廣深外,預計其它城市都將對限購進行
調整。而
一線城市雖然不會明文出臺相關文件,但很可能會在實際執行層面給予一定程度的放松。
不過,對于限購的放開,有
開發商表示,“2014年可能是
房地產市場的一個拐點,限購的取消對于整體市場的影響可能不會太大,但對消費信心的提振有一定作用;目前多數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呈現供過于求的局面,房子作為消費屬性的特征會進一步加強”。
首個省級救市政策出臺
8月8日,福建省住建廳網站發布《福建省
住房和城鄉
建設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成為首個省級救市政策。
該《意見》共8條,包括“全省
購房無須提供一年納稅證明和社保繳納證明”、“購房套數只計算一手住房套數,家庭首改按首套計”、“
房貸償清后再次
貸款按首套房認定,首付比例和
利率按低限執行”、“鼓勵在城鎮購房落戶,可帶直系親屬,農村住房可依法轉讓”、“省內異地購房可提取
公積金”等內容。同時,《意見》特別指出,福州市、廈門市可以根據本地市場變化情況,調整放開住房限購措施。
而據福州市房地產交易登記中心
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福州可售
樓盤503個,可售
商品房有28274套,總面積為364.05萬平方米,按上半年平均銷量計算,可供
銷售約20個月。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該《意見》從級別上看,是首個省級救市政策,并全面覆蓋了房地產交易各環節,通過限購放開,稅費減免等形式刺激樓市,相比之前各地的救市力度都要大、范圍也更廣;其次,認房不認貸開始全省放開,這一政策影響非常大,預計后市將有更多的城市跟進。
而在福建省出臺首個省級救市政策的第二天,鄭州房管局表示,經報請上級部門批準,自8月9日起,在鄭州市市內五區、鄭東新區購買住房時不再需要提供住房套數證明以及居住、納稅和社保等情況證明。對此,鄭州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稱,鄭州市自2011年1月份實施住房限購政策以來,較好地實現了遏制
投資投機性需求、緩解住房供需矛盾、穩定住
房價格的目的,但與此同時,部分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也受到明顯影響。
遮遮掩掩變大張旗鼓
隨著松綁限購的城市越來越多,各地方政府在出臺救市政策時,也不像開始那樣遮遮掩掩,且力度也是越來越大,部分城市甚至宣布直接給予購房者財政補貼。
據了解,6月份呼和浩特曾公布文件放松限購,但在各方壓力下,這一文件在發布當天就被緊急撤回。呼和浩特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則表示,文件有兩個字打印錯誤,需要重新發布。實際上,對于呼和浩特撤回救市文件的原因,各方都是心知肚明,不少城市為了避免救市政策“見光死”,干脆口頭通知,壓根就不下發文件。
不過,隨著
全國樓市持續下行,且各地面臨著保持經濟增速的壓力,這種遮遮掩掩的救市行動馬上便被大張旗鼓的救市文件所取代。
不過,對于上述城市過于張揚的救市政策,不少專家均持否定態度,認為這一政策無異于“飲鴆止渴”,且政府也不應該拿納稅人的錢去托市。而在各方壓力下,成都市的財政補貼公告也被相關部門迅速撤回。對此,有開發商相關負責人就表示,“樓市這么差,地都賣不動了,實際上政府比我們還著急”。
在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城市松綁限購的情況下,北上廣深的相關部門也開始探討可能的松綁政策。據了解,目前有4個一線城市在做一些政策的儲備工作。
上周,有市場傳聞稱,
北京、上海都將放開140平方米以上大戶型的限購。據悉,上海本地戶籍市民在與父母共同擁有兩套住房的情況下,可以再購買一套。而在此之前,上海戶籍市民單獨擁有兩套住房的,無法購買第三套住房;外地戶籍市民在未登記結婚之前,無法單獨在上海購買住房。不過,北京、上海的相關部門均表示“沒有接到相關通知,目前限購審批操作依然按照原來的規定并無變動”。
有開發商代表坦言,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政府確實有放開大戶型限購的理由。實際上,雖然北京、上海目前沒有出臺松綁大戶型限購的政策,但自7月份以來,這兩個城市已經相繼放開了對高檔
住宅的“限價令”。而這也被市場認為是一線城市放松樓市
調控的一個開端。
此外,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一線城市松綁限購,那么廣州很可能是第一家。
據了解,廣州7月份的樓市數據創下年內新低,一手房網簽量只有33.8萬平方米,是扣除春節的2月份外最低的一個月,環比6月份下跌37%,跌幅遠高于北京、上海、深圳4%-7%的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