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基礎制度建設 有效理清了混亂產權
發布時間:2016-02-10 來源:騰訊房產 編輯:劉莎莎
摘要:國土資源部日前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披露,上海市近日印發《關于做好本市
不動產統一登記有關工作的通知》,這標志著上海市已經全面啟動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在這同時,湖北武漢、江西南昌等地的
不動產登記工作也已陸續展開。
按照中央的部署,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公布以后,
全國不動產登記職責機構整合要在2015年基本完成,從今年開始,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工作重點開始落地基層,并全面形成制度體系,最終于2017年實現信息共享,依法公開查詢。不動產登記涉及的面十分廣,情況又十分復雜,而按照這張時間表,所余時間已經不充裕,因此相關機構需要抓緊推進,才能完成這一工作。上海作為一個居民集中的特大
城市,率先啟動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可以為國內其他地方提供可資參考的模板,有利于這一工作在全國范圍內的順利推進。
不動產統一登記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制度
建設。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可以使國家更準確地掌握國情,有利于實施有效的社會經濟管理。最近一二十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對經濟的管理、
調控任務也日漸加重,但由于對國內不動產缺乏全面的了解,這種管理、調控往往會失之粗疏,有時甚至因與實際情況不符而致使調控落空。這種情況突出地反映在前幾年進行的
房地產市場調控上,由于對國內
商品房市場的構成和居民
住房實情缺乏一本“明細賬”,一些城市無論是商品房還是政府主辦的
保障房,都出現了供求失衡的狀況,商品房
庫存積壓成為目前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嚴重問題。
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可以有效理清不動產的產權。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很多不動產的產權界限比較模糊,特別是在房屋方面,除了一些權利比較明確的商品房,目前很多城市周邊大量出現的“小產權房”、一些由單位自建分配給職工的住房,由于其
土地權屬的模糊,其住
房產權一直無法確定,民眾的財產權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護,這些問題都應該在此次不動產登記中拿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在前幾年有關方面提出建立不動產登記制度以后,輿論曾經對其傾注了很高的熱情,在房地產調控高潮之時,它被理解為遏制
房價過快
上漲的一個手段;在近幾年廣泛開展的反腐進程中,它又被寄予“以人查房”的功能。其實,不動產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它包括土地、房屋、林地、草地、農村土地、水域、海域等一切不可移動的定著物,輿論場上對不動產登記傾注的這種熱情,很大程度上是將不動產理解為單純的住房所致。
對城市里的普通民眾來說,房屋確實是一宗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不動產,但作為一項國家的基礎制度建設,不動產登記有更豐富的內涵,而它對房價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至于一些“老虎”“蒼蠅”占有過多的房產,正是鉆了缺乏不動產明確登記的空子,但一些普通平眾如果大量購置了商品房用以投資,仍然是他們的合法財產,也應該在法律保護的范疇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