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在近日召開的2016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延續了對房地產市場寬松利好的政策基調,以期實現化解房地產庫存這一核心目標。
報告強調將對信貸政策以及財政政策給予進一步支持,這無疑將對短期市場帶來強勁的刺激。同時,與樓市走勢緊密相關的貨幣政策將維持穩健偏松,將成為全年市場增長的重要保障。寬松政策環境之下,各地節后樓市節節攀升,上周各地住宅成交量已經超過1月的平均水平,二手房市場表現更為炙熱。
在日前召開的2016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延續了2015年對房地產市場寬松利好的政策基調,以期實現化解房地產庫存這一核心目標。隨著國民經濟增長承壓加劇,房地產無疑將再次承擔經濟托底的作用。為此,報告提出“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費的稅收、信貸政策,適應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并要求“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信貸政策及財政政策對市場的影響立竿見影,短期內市場即可產生積極表現。
然而,各地樓市分化表現日益顯著,尤其滬深等地樓市的近期異動備受矚目。“兩會”期間,住建部部長、上海市委書記等已紛紛表態,稱對房價暴漲、樓市過熱等非理性現象必須加強調控,但當前的市場慣性和焦灼預期,將考驗地方政府“因城施策”的智慧。
貨幣政策與樓市走勢緊密相關,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已成為去年全國商品房成交額創歷史新高的重要基礎。2016年3月1日已經迎來了年內首次全面降準,本次“兩會”又調高了今年M2預期至13%左右,全年貨幣政策將維持穩健偏松,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在寬松政策環境之下,節后樓市節節攀升,上周各地新房及二手房的住宅成交量均已超過1月的平均水平,其中二手房成交量甚至接近2013年3月的歷史峰值。中原監測的40個城市數據顯示,上周新建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上升17%,較1月的周均值上升18%。其中,二線城市表現最佳,環比上升31%,三四線城市環比上升5%。一線城市除廣州外,其他三地上周成交量均環比下滑,整體環比回落16%。而這主要由于當地政府控制供應,尤其是高端項目以及價格漲幅過快項目的預售審批,從而造成成交價格的結構性下調,以應對“兩會”期間的輿論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