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公布銷售業績的30家房企前5個月銷售額上漲了近8成,累計前5個月的銷售業績為8439.85億元,完成了全年目標17281億元的49%。但是,專家表示,樓市高熱的背后暗藏著風險。
寬松的信貸政策讓大多數房地產企業獲得了一個豐收的前5月。據中原地產統計,截至6月13日,30家公布銷售業績的房企,前5個月已經完成全年目標的49%,前5個月銷售業績同比上漲了近8成。
上半年有望完成6-7成
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公布5月銷售業績的企業合計30家,這30家企業5月單月銷售額達到了2134.87億元,而累計前5個月的銷售業績為8439.85億元,完成了全年目標17281億元的49%。
同比2015年同期的4722億元,今年前5個月,這30家房企銷售額上漲了78.7%。整體看,房企在2016年收獲了豐收的前5個月。
除個別企業外,企業年度目前完成比例均接近50%,其中已經有11家房企任務完成率在50%以上,完成情況最好的是禹州地產,前5月已完成65%,旭輝完成63.3%,融創、碧桂園、恒大等均完成接近60%。
值得注意的是,碧桂園前5個月的合同銷售額已經實現1000億元,位居全國房企的前三甲,前5個月合同銷售額同比漲幅約161%,合同銷售面積約1268.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106%。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在信貸政策的刺激下,一二線樓市表現火爆,大部分房企也收獲了業績爆發的上半年。通常來看,上半年的銷售完成率一般為全年30%-40%,但在今年,從目前企業完成情況看,上半年有望完成全年任務的60%-70%。
成交高位回落
如果下半年市場沒有變化,毫無疑問,2016年大部分房企都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然而,非理性的火爆引來的政策調整,似乎已經漸行漸近。
5月13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數據報告,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44.52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截至2016年4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45.59萬億元,同比增長13.1%。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510億元,比去年同期少3072億元。
“這對于今年下半年以及2017年房地產市場來講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告訴相關媒體,貨幣政策走向已經開始改變,寬松的貨幣政策開始適度收縮。
此外,最新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出現波動調整,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金額分別累計同比增長33.2%、50.7%,增速均較4月有所回落。今年2月起,全國銷售增速持續擴大,5月為今年來首次增速回落。
6月以來,各地新房成交量進一步回落,且端午假期新房市場熱度不及五一假期。中原監測的40個城市數據顯示,6月前12日新建住宅成交面積較5月同期下降16%,一線、二線、三四線城市分別下降11%、16%、23%。其中,合肥、長沙、廈門、北京、青島、惠州等地6月以來新房成交量降幅較大。
二手房市場上周也出現較為明顯的波動,單周成交量為今年春節以來的最低位。這一方面受到端午假期影響,但也一定程度反映出當前市場成交動力不足。分析人士稱,面對即將到來的銷售淡季,后市不容樂觀。
蘊藏更大風險
張宏偉認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一部分核心二、三線城市樓市“地王”與“日光盤”頻現,短期內來看,上述城市的投資價值正在變低,投資客不會再關注市場已經出現過熱的城市。在中國城鎮化率已經接近60%的市場背景下,樓市已經進入下半場。
從樓市下半場特征來看,房地產行業增速下滑趨勢勢在必然,此時,房地產行業需求不再會有過去“黃金十年”的輝煌。因此,不能再期望此次房地產投資回升與銷售回升會帶來更多的房地產市場機會。相反,這些反而會因為樓市已經進入下半場而隱藏著更大“陷阱”。這個“陷阱”就是一線城市、部分基本面較好的二線城市面臨著地價攀升的投資風險,部分基本面不好的二線城市、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將面臨更大的“去庫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