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宜居離不開居住。近年,同處北京郊區的通州、房山、昌平甚至密云等區借助北京市區的功能擴張和人口外溢,房地產行業進行得如火如荼。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趙磊說,剛剛評出的世界宜居城市百強中北京排在第72位,中國的首位,網友對此有貶有褒,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北京的承載力逐漸接近上限,堵車等情況影響到了生活質量,逆城市化的潮流開始出現,北京市區的部分人口和需求在向郊區溢出,對郊區這是機遇。
之前,平谷區憑借其作為北京市的京東門戶的地理優勢發展成為北京的物流樞紐之一。此外,平谷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三面環山,坐擁“三山兩河一湖”,深林覆蓋率高達62.7%,還是產量占世界1/3的“小提琴之都”,為其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如今平谷欲借此打造生態宜居新城,并將發展計劃寫入了平谷區的“十二五”規劃。
平谷區副區長劉曉光說,北京市已經出現市區人口向郊區轉移的趨勢,市區的部分城市功能也在轉向郊區,市區正在與郊區相融合,接下來要看地區決策者善不善于利用政策發展經濟。平谷的大桃很有名,但大桃后邊的概念更重要,平谷從物流基地、旅游產業到生態宜居新城的定位概念在發展。
郊區發展的機遇
在月3日舉行的2011平谷區經濟發展論壇上,平谷區政府提出打造生態宜居新城的發展定位,在洳河兩岸發展高端住宅和商業地產亦是其中內容,天潤置地憑借香墅灣1號項目率先入駐,并欲借此領航平谷區地產十年。
平谷區在地產開發上相對滯后,除了天潤置地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在2009年以20.5億拿下平谷區地王高姿態入駐之外,鮮有外埠開發企業進駐。天潤集團一直專注于開發房地產高端項目,曾在北京長安街和東湖等熱點區域開發過商業地標建筑和高端住宅,在重慶、南昌、無錫等發展較快的二線城市中走的也是同樣路線。為何在地產市場并不成熟的平谷區開發高端住宅?
對此,北京市房地產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志說,我們應該多研究日本,中國的城市化和日本很像,新干線連接起東京和大阪等城市,并沒有讓東京不堪重負。
天潤香墅灣1號項目總經理韓永峰說目前的平谷區是塊價值洼地,住宅建設水平和成熟區相比差10年以上,天潤置地要做這個市場的先入者,領跑平谷區的房地產市場。另外天潤置地董事長賈樹森先生是平谷人,對這片土地懷有感情。城鄉一體化首先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體化,不過像香墅灣1號項目所在的洳河溪兩岸的基礎設施并不完善,企業進來之后也能促進這塊的提升。
除了承接平谷區本地的需求之外,香墅灣1號這樣的高端地產項目對北京市區的外溢需求依賴很大,交通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就非常重要。通州等地的房地產市場正是在地鐵規劃和快速交通開啟中迅速火爆的。
京平高速已經大大縮短了北京到平谷的時間,京平快軌S3線也計劃在2015年通車。平谷區還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完成投資293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能源保障和產業五大方面。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趙磊說,在城市的有形建設之外還有無形建設要跟上,北京市也出臺了名校辦分校、名院辦分院的政策,效果不錯,不過還有待提高。高品質社區之后,城市的管理模式也要引進來,為要素、資本和高素質人才流入創造條件。#p#副標題#e#
環渤海經濟圈是繼珠三角和長三角之后的又一戰略經濟發展區,平谷是其中的重要節點之一,也是北京市十一個新城之一,從物流和休閑度假基地到定位于生態宜居新城,平谷區顯然被賦予了更高的期待。而這塊“價值洼地”的地產開發將會如何發展,天潤香墅灣1號能否如愿領航10年,“只有時間會證明一切”。不過平谷區政府和天潤置地在相互借力,一起為其而努力。
天潤置地在無形建設上已有考慮,香墅灣1號項目工作人員介紹說,項目將引進北京知名幼兒園和小學作為社區配套,解決平谷區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問題。
平谷與平谷地產的未來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趙磊說,區域發展應該有清晰的定位,平谷有特別多的資源,生態優勢突出。對于項目要做到“非優不引、非優不批”,要耐得住寂寞。
天潤置地執行總裁馬衛東對自己企業的產品非常自信,這個努力向法國皇家建筑看齊的項目將是平谷區絕對的精品,在每一個細節的設計上體現精雕細琢的精神,是為傳承百年而建,天潤置地希望憑借這個項目在十年之內不被人追上,也是在為平谷的建設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