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2016年前11月商品房銷售額破10萬億,創造歷史記錄;多數品牌房企已經大幅超額完成既定的銷售目標。專家表示,2016年房企銷售在迎來歷史巔峰的同時,未來將面臨極大的下行風險,
2016年尚未收官,但多數品牌房企已經大幅超額完成既定的銷售目標。國家統計局發布前11月房地產市場相關數據也顯示,無論銷售面積還是銷售額,都已提前刷新了年度紀錄。但在收獲今年業績的同時,房企對于2017年的預期,也變得更加謹慎。
前11月商品房銷售額破10萬億
盡管調控仍在縱深發酵,但眾房企在今年前11個月依然創造了多項歷史紀錄。12月13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前11月房地產市場相關數據,雖然尚未統計全年,但在銷售方面,無論銷售面積還是銷售額,都已提前刷新了年度紀錄。根據統計局的數據,今年前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35829萬平方米,歷史上首次突破十萬億;商品房銷售額102503億元。超過2013年的峰值,提前創歷史新高。
而這樣的數據,是房地產企業合力作用的結果。截止到目前,有近30家房企公布了前11個月的銷售業績。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28家公布銷售業績的企業合計銷售額達到了21900億,相比2015年同期的12920億上漲幅度達到了70%,這意味著,28家企業在今年前11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多賣了近1萬億。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控持續深入的目前,房企銷售數據已經開始漸變,從11月單月銷售數據來看,上述企業環比10月下調幅度已經超過10%。據業內人士分析,盡管今年前11個月創造了房地產歷史上的多個銷售奇跡,但這個狀態已經發生變化,各地新房和二手房市場的整體成交量環比均有所回落。
房企大幅度超額達標
龍頭易主、千億擴容的房企格局都已經成為2016年房地產行業的注腳。恒大在10月已撞線3000億元,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同時,成功摘下房企龍頭的桂冠,在11月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并以116.3%的完成目標率領跑房企;緊隨其后的萬科全年目標已實現113.8%,并且獲得同期同比50%的增長;而在今年7月,將目標上調至2200億元的碧桂園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12月11日,2016年合同銷售金額達到3000億元,同比增長143%,目標完成率高達136%。
值得注意的還有融創中國,與年度800億元的目標相比,在今年前11個月已經實現1303.8億元的銷售額,以163%的達標率成功躋身千億軍團;而作為老牌千億軍團成員的保利,在前11個月以1889.47億元的銷售額,目標完成率達到111.1%。
較之于第一梯隊的大型房企,中小房企在今年的增長速度更加可觀。其中,首開在前11個月,銷售額達到615.16億元,按照其既定360億元的銷售目標計算,僅今年前11個月,目標完成率已經達到170.9%;同樣突出的還有魯能地產,據其官方公布的數據,截至12月10日魯能地產銷售額破600億,提前完成年度目標。從2015年的202億到2016年的600億+,銷售額同比增長率達300%,銷售增速躍居百強房企第一名。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來看,大部分房企在2016年銷售與資金都非常良好,在年底前房企降價意愿薄弱的背景下,市場上出現價格大幅變動的可能性較低。
巔峰過后或迎“冬天”
在采訪中,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房企銷售在迎來歷史巔峰的同時,未來將面臨極大的下行風險,2017年可能是地產以及相關產業的冬天。而從近期多位行業大佬的“發聲”中,似乎也能感知一二。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在某公開場合,談及當前房地產市場話題時表示,自己歷來是調控派,房價過高,尤其是與居民收入不一致的時候是不健康的。他認為,目前中國實際國情,既非充分市場經濟,也不是計劃經濟,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高房價必須受到限制。
盡管調控帶來的市場影響顯而易見,對于房企銷售業績的壓力也難以避免,但在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看來,宏觀調控給做高端產品的企業帶來利好。調控政策首付門檻提高,很多家庭想一步到位:原來買2套,現在買1套。最后一定選擇買位置好、品牌好、品質好、大一點的房子,品牌企業就有機會了。對于未來的市場風險判斷,他認為“有錢看著賣,沒錢趕緊賣。”
新城控股副總裁歐陽捷也在11月的一次論壇上談到企業對于未來的策略,快速奔跑情況下加速奔跑,在剩下的兩個月,一定要沖刺,聚焦省會城市,重點在東南區域,做到有保有壓,因城施策。小城鎮房子已經不好賣了,價格也不會高,未來房價不會有增長的可能性,所以要拋掉。要保住大城市未來有升值空間的物業,房企要增加融資,確保現金,最后看準時機補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