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春節后首個交易日,央行全面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專家認為,此舉可確認貨幣寬松政策結束,或使房地產市場、債市受到沖擊。
2月3日,央行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其中5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7天、14天、28天期利率均較上期上調10個BP(基點)。同日開展的SLF(常備借貸便利)利率也全線上調。
受此消息影響,2月3日,國債期貨市場大跌,盤中一度跌破1%,截至收盤,十年期主力合約T1706報93.495,跌0.982%,五年期主力合約1703報98.745,跌0.22%。
長端、短端利率齊調
春節前,央行就曾變相“加息”,提高了MLF政策利率10BP,一時間引爆債券交易員的朋友圈,彼時就引發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的擔憂。而春節后,央行兩次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操作,則讓市場普遍判斷,決策層去杠桿的決心堅定,貨幣政策收緊已成定局。
從官方表態來看,央行行長助理張曉慧發文稱,2017年,人民銀行將在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總基調下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總體應保持審慎和穩健,既要適度擴大總需求,防止出現經濟短期過快下行,又不能過度放水,防止因貨幣供給過多產生加杠桿和資產泡沫風險。
曾在央行貨幣政策處工作的招商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徐寒飛認為“這是央行貨幣政策全面逆轉的信號,意味著2014年以來的貨幣寬松結束了。年前大家只是猜測,央行會不會只調長端利率不調短端,現在看來是長端短端一起調了!
研究員肖磊表示,央行上調有關利率或是出于三方面考慮:一是近期PPI持續走高導致通脹預期,期貨市場一些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過快;二是由于春節等因素,一月信貸可能放出天量,需要通過加息對沖;三是在國際化程度加強,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背景下,出于“保匯率”等因素考慮,央行一定程度上需要同步加息抑制資本外流。
“建議不要抄底債市”
肖磊認為,利率作為資金價格的體現,會傳導至債券市場、房地產市場,影響其流動性。
國泰君安宏觀團隊持相同觀點,央行提升各期限資金利率,最終是要向銀行貸款利率傳導,如果數次短期加息后不見成效,信貸仍繼續高企,則不排除直接加息(即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可能。
而作為去年新增貸款的“大頭”,“加息”將使房貸成本直接上升。
據了解,春節前已經有多家北京的銀行將首套房利率折扣從普遍的八五折上調至九折。
此外,對于資金流動性最為敏感的債券市場,機構普遍持承壓觀點。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稱,從目前來看中國央行未來繼續上調各種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即中國已經進入加息周期;建議投資者不要抄底債市。交銀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指數1月26日報11.3,表明市場流動性有可能向趨緊的趨勢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