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據市規劃國土委消息,今年本市的供地計劃正緊鑼密鼓地編制報批,用于建設租賃房的集體建設用地也同步納入其中,爭取將一批集體建設用地選址在距離軌道交通、產業園區、新城1公里左右的區域。
三個毗鄰細化為“1公里”
去年,本市發布供地5年計劃,其中將有1000公頃集體建設用地用于建設租賃房。為了最大限度實現職住平衡,讓老百姓就近上班、居住,本市確定了毗鄰交通樞紐、毗鄰產業園區、毗鄰新城“三個毗鄰”原則。截至去年12月底,本市的集體租賃住房用地供應達到203.9公頃,完成率達到102%,其中50%的用地位于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兩公里范圍內。
今年,原則中的“三個毗鄰”被細化到1公里左右。一開年,市規劃國土委在和各區溝通時,就對今年將供應的地塊表達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要選擇毗鄰軌道交通站點、園區、新城的地塊,希望這些地塊到站點的距離在1公里左右。
“距離越短,未來居住者步行、騎自行車就越方便,住得越舒心。”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今年的第一批集體租賃房供地即將開始。其中,位于朝陽區、五環路附近的一批土地將率先開頭實現供應。“對于地塊的選址,我們希望它越方便越好;集中于中心城和平原地區新城的土地放量供應,更能促進區域職住平衡”。
集體用地多承接功能疏解區域
按照已經實現的數據,2017年,本市有91.92%的已供應集體用地位于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范圍內和平原地區新城,其中大興、順義、昌平、房山新城的占比近六成。今年,本市將持續這一態勢,傾向于承接功能疏解的區域。
2017年到2021年,本市將供應1000公頃集體建設用地,用于建設租賃房。2018年是否將供應200公頃?相關負責人表示,市規劃國土委已經擬訂截至2021年的各區土地供應安排,計劃同步報送市政府批準。
“我們是根據各區的資源、需求、人口總量和未來規劃做出的梳理。”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本市就將落實近4年內各區集體租賃住房的人、地、房等需求,以便為后期規劃調整工作夯實基礎。市規劃國土委近期就將和各區梳理深入數據,將數據落實到具體地塊中。
各區地塊陸續確定之后,市規劃國土委將通過專題會、調度會加強統籌協調,同時與市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強化督導檢查,確保土地供應。根據各區集體建設用地資源稟賦、拆除騰退地塊以及鄉鎮統籌產業用地情況,建立各區可用于建設租賃住房的備選地塊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