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調控的真實意圖是為了降房價嗎?從過去近4年的調控結果來看,顯然不是。
一方面,雖然這一輪房住不炒調控持續的時間最長,但是最后的結果卻差強人意:大招出盡,剛需期待的“房價大跌”始終沒到來。非但如此,過去這四年除少數房價嚴重虛高的城市房價有所回調外,絕大多數城市房價依然在上漲。更讓人氣憤的是,即便在高壓調控下,蘇州、杭州、深圳等地,這兩年房價依然在“高歌猛進”,漲幅遠遠甩開了居民的工資收入增幅。買房非但沒有變得簡單,反而難度更高了;
另一方面,國家對于樓市調控的表述,從來都是“穩”字當先,而不是“降房價”。不管是“房住不炒”還是“不拿房地產刺激經濟”,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遏制房價快速上漲”、“打擊樓市投機炒作”,以達到經濟、金融大局的穩定。
從今年國家對樓市的調控過程來看,我們也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一季度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舉國隔離,重線下營銷的房地產首當其沖受到沖擊,開發商暫停一切銷售、二手房門店不準營業,樓市幾乎進入“冰封”狀態,最終導致一季度開發商銷售業績近乎于減半。從2月下旬開始,中央及各地就展開了對房地產的“營救行動”:紓困資金、松綁調控、放寬拿地條件、發放現金補貼購房者重啟市場活躍度等。
后來發生的一切我們也看到了,從4月份開始,房地產市場就開始復蘇,到了6月份,全國市場幾乎恢復到了往年同期水平,諸如深圳、杭州、南京、成都等地,市場熱度狂飆飛升,甚至超過了往年同期,不僅成交量大漲,而且時隔兩年之久的“萬人搶房”盛況再現。各類“幫扶”政策下,全國樓市一片繁榮,最終的結果是,統計局公布的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二手房上漲城市名單均創新高,特別是深圳、東莞、寧波、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明顯復蘇,樓市妥妥地再一次開啟了“瘋狂”模式。
調控開啟“打地鼠”模式:冒頭就打,效果立竿見影
調控的最終目的雖然不是“降房價”,但也決不允許房價再次起飛。經歷了5、6月份的市場再次火熱之后,我們也看到了,國家和各大城市再次出手了。7月底國家對房地產的定調再次明確:緊繃調控之弦,堅持房住不炒,持續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
進入七月份,深圳、杭州、東莞、南京、寧波等十余城陸續開始了一輪密集的調控政策,并且仍在不斷加碼,在限購、限售、限貸三方面不斷升級。而這些不斷進行調控的城市,無一不是在二季度,房價“漲聲不斷”。
至此,“打地鼠”式調控來襲——但凡此前市場火熱,房價出現過快上漲的城市,無一例外都招致了調控,尤其是深圳和南京,更是做出了表率作用。“深八條”和“南京九條”的祭出,某種程度上,對其它城市起到了警示和暗示作用。
“打地鼠”式調控來襲,房價會大跌嗎?樓市剎得住車嗎?
文章開頭我們雖然說,房住不炒的調控根本目的不是為了降房價,但是不得不承認,7月份各城的這一輪調控,確確實實對“降房價”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對比國家統計局6、7月份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二手房價格指數,不難發現,7月份全國樓市都有了明顯降溫,尤其是出臺新政的城市,房價要么直接下跌,要么漲幅已經明顯收窄。
拿深圳來說,7月15日新政之后,帶看量、成交量、房價都出現了明顯回落。其中各二手房平臺的帶看量降溫最明顯,平均下跌了50%。據統計,7月深圳新房成交4844套,環比下降1.8%,成交面積45.8萬平方米,環比下降7.4%。值得一提的是,新政前7月1日至7月14日的成交量約占當月成交的七成,新政后的成交量僅占三成。
另據南方樓市媒體報道,7月15日之后的半個月,深圳市場炒房投資客“降價拋售”的案例與日俱增。最多的時候,有上千套房源在降價甩賣。
不難看出,這一輪密集調控之后,很多市場瞬間就蔫了。不得不說,很多城市在穩樓市壓制房價方面的舉措還是非常有效的,側面說明了,房地產并非不能調控,而是想與不想的問題。只要想調控,不管是任何時候,任何城市,樓市熱度、房價漲勢都能剎得住車。
那么“打地鼠”調控下,大家最關心的“房價大跌”到底會不會到來?首先說一下結論:當前這種調控節奏下,房價很難大跌。原因經濟學家管清友已經說清了:房地產行業的過快發展,對其它行業確實形成大的擠出效應,在不允許房價過快上漲的同時,也絕對不會允許出現大跌。因為,一方面很多行業都和房地產息息相關,裝修、家具、家電、水泥、鋁材等,房價大跌無法達到各行各業的平衡;另一方面,調控的終極目標是穩樓市,以擠水分的方式促進房價回歸理性,這就是所謂的用科學的方式“燙平房地產泡沫”;更重要的是,房價大跌于任何人都無益,房地產是經濟的壓艙石,房價大跌不僅銀行、開發商、地方、投資炒房客會遭到“毀滅性”打擊,買房的剛需也撈不到一絲好處。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今年國家提出“經濟內循環”,很大程度決定了2020年接下來的幾個月房地產的投資增速不會有起色,房價更不會有太亮眼的表現。類似上半年深圳、杭州等出現的局部地區房價上漲30%的情況,發生的概率可能為零。
原因很簡單,“房價高企并快速上漲,城鎮居民家庭通過按揭貸款等方式購房,家庭債務對消費的擠出作用非常明顯!毕M率提不起來,要搬開的“攔路虎”其中之一就有高房價和房地產高投資率。
換言之就是,下半年的最后幾個月,一定會加大“防范資金過多流入房地產市場,防范居民負債率升高”,否則任由房地產繼續繁榮發展,任由資金大舉流入房地產,就給經濟內循環構建產生阻力。
正如我此前說的,居民消費提不起來,房價過高有一定原因——六個錢包 幾代人的積蓄用來買房,還要搭上二三十年的貸款月供,一套房子“掏空”了一大家子,消費肯定是要受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