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上海房地產市場“降”聲一片,調控出臺后一直猜測的降價潮終于來臨,包括龍湖、中海、綠地、萬科在內的上半年銷售較好的房企率先降價。
10月標桿房企監測月報顯示:新增銷售同比、環比齊跌。日前,同策發布最新的標桿企業監測月報,眾多標桿房企的單月新增銷售同比、環比齊齊下跌,綠城、新城、世茂、萬科、保利等房企銷售業績下滑超三成,房價拐點預期增加。
知名房企引領降價潮
2008年降價的房企是由于資金鏈的緊張而被迫采取的。如今降價的大型房企的資金鏈并沒有2008年那般脆弱,甚至有的還好于歷史同期,這說明房企不再是到了缺錢才降價,而是明顯吸取了以前的經驗教訓,不差錢的時候也積極促銷降價,打造富有彈性的資金鏈。
同策在報告中指出,越來越多的房企從追求高利潤率向高周轉率挺進。以龍湖、中海這些以高毛利為主的企業,近期已經明顯放低了利潤空間,尋求快速周轉的方向。降與不降并不單純是因為資金鏈的短缺導致的現金回籠,而是與企業自身的戰略轉變密切相關的;另一方面,從被迫降價到主動降價,打造富有彈性的資金鏈狀態。
此外,降價從來都是大型房企的有利武器,而小型房企在降價方面效果并不明顯。在同等的競爭條件下,大型房企降價所能帶來的效應遠遠大于小型房企,在淡市下,大型企業比小型房企的應對策略要多,這主要靠的就是品牌價值和號召力,而選擇此時在一線城市降價,也有沖刺全年業績的考慮。
房企環比業績出現下滑
報告進一步顯示,2011年三季度,樓市調控效果進一步顯著,開發商的資金鏈正面臨嚴峻考驗,無論是總量還是均值,上市房企的資金狀況都在惡化——銷售利潤下滑、資產負債率上揚、存貨激增、現金流日益緊張。而隨著信貸環境持續緊縮,開發商資金狀況越發不容樂觀。
“招保萬金”四大房企在三季度的業績環比均出現下跌,其中以金地的下降幅度最為明顯,預計第四季度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房企通過打折促銷回籠資金,如何盡快出貨成為開發商下階段最為關注的銷售問題。
雖然1-10月,不少房企整體銷售業績仍然保持同比增長,但多數房企仍然存在跑量壓力。三季度,房企凈利潤、凈利潤率悉數下滑,資金負債率節節攀升,預計第四季度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房企通過打折促銷回籠資金。但市場將如何發展,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