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營改增2015年或將推行 稅率或定為17%
發布時間:2014-09-18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木子
摘要: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財政部對房地產營改增的稅率擬采用17%,而此前有消息稱為11%。自2013年開始調研,房地產業營改增方案迄今仍難出臺,其難度之大,可見一斑。對于房地產業而言,除了直接影響稅負的稅率之外,與其他行業、稅種如何協調也是改革的難點所在。
房地產行業營改增最晚2015年或將推行。2012年1月1日起試點的營改增被認為是目前規模最大的結構性減稅措施。目前僅剩房地產業、建筑業、金融業以及生活服務業等尚未實施營改增。
房地產業營改增2015年或將推行 稅率或定為17%
自2013年開始調研,房地產業營改增方案迄今仍難出臺,其難度之大,可見一斑。對于房地產業而言,除了直接影響稅負的稅率之外,與其他行業、稅種如何協調也是改革的難點所在。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財政部對房地產營改增的稅率擬采用17%,而此前有消息稱為11%。這一稅率是否合理,對房地產行業來說,稅負是增加還是減少?
稅率17%高不高
稅負到底是增加還是減少,主要取決于稅率的設定。
營改增試點中,有形動產
租賃適用17%稅率,
交通運輸業是11%,其他部分現代服務業為6%。
該專家稱,一方面要考慮行業本身的毛利情況,還要看其業務的縱向流程是不是有那么多可以抵扣的東西;另一方面,還有國家宏觀
調控政策,是不是鼓勵一個行業的發展。
“營改增試點中交通運輸業稅率是11%,房地產行業的進項比交通運輸業要多,毛利也高,而且在營改增之前大多數的生產型企業都是17%稅率,我們預計最后結果可能是17%。”該專家表示,也不排除政府可能對房地產有特殊照顧,最后達成一個較低的稅率。
現行房地產業繳納
銷售不動產營業稅的稅率為5%。此前,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間接稅主管合伙人胡根榮表示,在6%的增值稅稅率下,稅負降低;11%持平;17%則稅負增加,所以未來房地產業營改增后實施11%的稅率可能性比較大。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微博)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11%的增值稅稅率表面看比較高,但這是可以抵扣進項稅的,而5%的營業稅則是對全值繳稅。在不清楚具體的抵扣范圍之前,沒辦法判斷稅負上升還是下降。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或許會在11%-17%之間,再確定一個稅率。
具體到一個企業的稅負到底是增加還是減少,前述專家表示,這還要看企業的業務性質、銷售流程等細節問題。
建筑、金融一起改
增值稅是一個全鏈條道道抵扣的問題,不能只局限于某一個行業改革。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建筑業和金融業營改增與其息息相關,這也成為房地產營改增的一個難點。
從房地產企業的財務報表看,主要的成本構成有三塊:一是
土地成本,二是建筑成本,三是
銀行貸款的利息支出。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今明兩年是稅制改革的關鍵時期,下一步營改增范圍將逐步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等各個領域,相應廢止營業稅制度,適時完成增值稅立法。
亦有財政部專家表示,電信業營改增之后,可能不會再一個一個行業地進行,而是有可能幾個行業一起推進,財稅部門已經開始著手對房地產業、金融業等行業進行營改增調研。
至于建筑和金融行業的稅率如何確定,有專家認為,要把行業放到全鏈條上綜合考慮,但也要結合行業自身的特性。前述專家稱,建筑行業的毛利低于房地產行業,稅率或許會低于房地產,而金融行業本身可抵扣的項目不多,建筑業11%比較合理,金融6%較為合適。趙巖也贊同建筑業稅率為11%。
此前也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金融業、房地產、建筑業營改增后將執行統一稅率,即11%。
此外,土地成本如何抵扣,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趙巖對媒體說,政府賣地是不交稅的,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則意味著這塊抵扣沒有,如果稅制設計中要考慮稅負問題,可以在這個環節進行一定的進項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