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石家莊市下發通知,自6月1日起,將對市區國有土地基準地價進行調整。調價后,石市一級居住用地的基準地價從目前的2802元/平方米調整為4002元/平方米,上漲近43%。有關部門聲稱,此舉對房價影響不大。博主對此不敢茍同,面粉價格上漲,并且漲幅高達43%,面包價格焉能不“水漲船高”?可以肯定的說,石家莊房價將必漲無疑,而這對于普通百姓來說無異于一場“災難”,今后買房將“難上加難”。
基準地價大漲43% 推漲房價“沒商量”
基準地價上漲43%,房價到底會不會上漲?且讓我們來算一筆賬。如今,石家莊二環內高層樓盤每平米七八千元已屬常見,那我們就以房價為7000元/平米的某樓盤為例,對比一下基準地價上漲前后的房價變化。
上漲前:我們知道,房價由土地成本、建筑成本、配套費用、稅費和利潤等構成。首先我們來算一下綜合成本,在這7000元/平米的房價中,地價合計500萬/畝,按容積率3計算,土地成本=5000000元/畝÷667÷3=2498元/平米。建筑成本約為1800元/平米,配套費用約為300元/平米,稅費約為700元/平米。因此,綜合成本=土地成本(2498元/平米)+建筑成本(1800元/平米)+配套費用(300元/平米)+稅費(700元/平米)=5298元/平米。相應的利潤=房價-綜合成本=1700元/平米,利潤率為利潤÷房價=1700÷7000=24%。
上漲43%后:土地成本=5000000元/畝*(1+43%)÷667÷3=3573元/平米,建筑成本、配套費用、稅費不變,綜合成本=土地成本(3573元/平米)+建筑成本(1800元/平米)+配套費用(300元/平米)+稅費(700元/平米)=6373元/平米。若開發商維持利潤率24%不變,即(上漲后房價-綜合成本)/上漲后房價=24%,那么,可推出上漲后房價為8385元/平米。
通過計算,我們看到基準地價上漲43%后,原本房價7000元/平米的樓盤,將漲至8385元/平米左右,每平米上漲幅度超1000元。當然,這僅是個例推導,不能代表所有樓盤漲幅,但如此一算,至少,地價上調會不會推漲房價,一目了然。
其實,通過上邊的計算,細心的網友會發現,無論是基準地價上漲前還是上漲后,土地成本都占到了綜合成本的50%以上,只不過基準地價上漲后,這一比重更大而已,再加上附著在地價上的各種稅費,可以說,土地價格因素占到了房價的絕對大頭,它是房價的核心成本。
隨著這一輪樓市調控的持續發力,房地產市場去泡沫化、去投資投機化已初見成效,房價出現區域性下跌,樓市調控進入最敏感、最關鍵的“攻堅階段”。而要讓房價進一步下跌,土地價格無疑是最大的“攔路虎”,地價不降,房價怎降?地價不降房價大降不現實,也沒有多少降價空間。因此,地價“合理回歸”是房價“合理回歸”的真正前提。但如今,地價不僅沒有“合理下降”,某些地方政府反而大幅上調低價,使普通百姓買房負擔更加沉重,這顯然不利于房價的“合理回歸”,有悖于樓市調控的初衷和本意。
對于許多人來說,基準地價是個生疏的概念,其實,基準地價簡言之就是土地的初始價格,是政府確定土地出讓起拍價的重要依據。那么,土地是面粉,房子是面包,面粉漲價了,而且是大幅上漲,面包能不漲嗎?事實上,近兩年來隨著一線房產大鱷的紛紛入駐,石家莊房價已經大幅攀升并邁入“萬元時代”,隨著基準地價大幅上調,地價推漲房價,未來幾年石家莊房價很有可能進一步“水漲船高”,而本就飽受“買房難”困擾的普通百姓,則將不可避免的更加“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