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呂諫,江西進賢人,著名的營銷專家、財經作家、青年學者,數十家經濟、營銷、管理類專業性網站和報刊雜志媒體的專欄作者和特約撰稿人,發表文字上百萬,其書籍和文章在業界享有極高的聲譽。
針對近段時間的樓市異動,甚至于有人狂言樓市又將迎來新一輪的暴漲,加上媒體推波助瀾,感覺得金九銀十就在眼前,處處出現新盤漲價潮,導致民心憂怨,物價再次飛速提升。其實作為投資客,生意人,在目前中國,都是喜歡玩擊鼓傳花的游戲。比如今年醫藥股的上漲,一些是有基本面支撐的,有些實際上純粹是事件性驅動的投機炒作。借助社會的公共事件,不斷在放大夸大,從而制造炒作的噱頭,故事越大,部分醫藥股的炒作就越強,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大家都相信自己不是擊鼓傳花游戲中的最后一環。在那些沒有基本面支撐的醫藥股炒作上,很多是不同的機構或個人輪番炒作,即使在股價下跌的過程中,也總是有投資者在接貨期待博反彈,同時也有投資者趁機派發,導致部分醫藥股不斷上漲,最后股價“高處不勝寒”,這些醫藥股,最終只能是“股價從哪里來,還要回到哪里去”。
中國的樓市遲早會淪落成中國的股市,現在中國股市的今天就是中國樓市的明天。像鄂爾多斯、溫州民間資本通過炒房積累財富的唯一秘訣是利用金融杠桿。但由于經濟不景氣,企業狀況不佳,限購政策執行堅決以及民間資本自身萎縮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民間資本對房地產業市場的“輸血”效應減弱,局部地區甚至從“輸血”變為“抽血”。使得溫州部分實業經營困難的投資客為了回籠資金,被迫折價轉讓所投資的房地產項目,但折價幅度即使達到6折至5折,有的也很難找到買主。在鄂爾多斯,由于整體資金緊缺和房地產市場“有價無市”,債務人無法將投資的房地產項目變現,只能將一部分房地產項目,以最高點的房價抵債交易,結果淪陷不可避免地掉入危機之中。
現在地方政府利用地方財政,利用土地依賴性,若再把中國房產推高,無疑對中國樓市來講,是殺雞取卵,加速中國樓市的經濟輪回,走向暴漲突變暴跌。像一直以來,高端白酒似乎都是“只漲不跌”。然而,2012年2月以來,以茅臺為首的高端白酒卻開始大幅度降價,導致許多盲目酒客投資商血本無歸。同樣,樓市是有可能迎來新一輪的炒作式暴漲,為了防止樓市在10月出現“爆炸式”上漲,9月來,多部委頻頻喊話平穩市場預期,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此次多地的調控升級措施,只是限制“十一”國慶期間樓市反彈的短期行為,長期來看,將影響供需,導致地價房價輪番飆升。現在限售限購,就是防止樓市過快死,讓中國樓市肥水常流,若不能,萬一哪一天暴跌,而政府又還沒有尋找到更好的財政來源,那無疑是自己自殘。所以,此次表面上是限售限購,實際上地方政府暫緩了高價地出讓,但是并沒有降低地價的意思,相反通過提高土地出讓底價等手段,變相提高地價,讓房價的土地成本繼續上升。地方政府通過限制高價房入市,反而讓購房者預期房價會繼續上漲,尤其是高價房目前是政府在幫助控制價格,更要下手早買。這可真是高手下棋,看遠得,不是一般草民可見。待下一次再次需要土地財政時,地方政府又會暫時放松控制,讓土地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仍會繼續上漲,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