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之前,一直比較關注我國的房地產行業,所以對于中國的房地產我也有些自己的基本看法。一直以來的核心觀點就是中國的房地產不可能崩盤,雖然從個人角度我多么希望其泡沫破裂。因為我認為中國的市場經濟是不完全市場地位,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在中國不可忽視,因而不能單純的用市場經濟規律來推論房地產的泡沫必然破滅。房地產關聯我國的眾多行業,其衰敗必然影響我國的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同時很多國家領導人也非?春梅康禺a業(如2008年11月10日,溫總理重申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對于拉動鋼鐵、建材及家電家居用品等產業發展舉足輕重,對金融業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對于推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要求出臺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綜合上述原因我認為在房地產不景氣的時候國家必將給予大力的援助,就像2008年國家擴大信貸支持樓市給房地產行業給予了極大的救助。因而,雖然政府面對房價不斷上漲民怨沸騰的壓力下出臺了許多的房產調控措施,但其又不愿意看到大力打壓下的房地產衰退進而導致國民經濟的衰敗。所以由此我得出結論我國的房地產只可能在政府高壓調控下出現高價的少量回落,而絕不可能出現所謂的崩盤現象。但是近幾天看了一系列葉楚華、余治國先生關于房地產即將崩盤的博文,其論證有一定的科學性和說服力(雖然有部分論證我不是很贊同),但對我的思想觀點有很大的影響。其論證大致介紹如下:
首先,其從中央政府決策方面進行論證,認為房價是推動通脹的巨大原因,而房價不跌,通脹不止,最終將動搖國本,撼動政權的根基。這是挖我們社會主義人民政府的墻角。對于權力中樞來說,是可忍孰不可忍。國家穩定是凌駕于一切經濟利益至上的。因而中央政府在持續通脹影響政權穩定與房產泡沫破滅影響經濟發展兩難之間必擇其輕丟卒保車,放棄房地產。其論證根基建立在貨幣內生理論上:貨幣內生論的核心觀點——中央銀行只能決定基礎貨幣的供給量,貨幣總量則完全由商業銀行、企業以及個人的經濟活動所決定。因此,是房價決定了通脹,而不是通脹決定了房價(當然這個理論還需大家求證認可)。
一層面其論證得出:通脹率一旦達到臨界點,決策者將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控制它,通脹將進入自動加速的過程。而高通脹猛于虎。在物價普遍高漲的時代,社會中下層辛辛苦苦存下的錢迅速被通脹這頭怪獸所吞噬。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房產、黃金和股票等資產的投資門檻太高,他們用血汗積累的財富大多都只能存入銀行。各種商品和資產的價格不斷上漲,貨幣隨之不斷貶值,老百姓最終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存款漸漸縮水。而那些富人和權力階層擁有足夠的財富,可以在國內外進行各種投資,他們的身家在高速通脹下不僅不會縮水反而會增值。結果,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社會矛盾也隨之激化。當通脹達到天文數字時,改朝換代將不可避免的到來(中國古代宋、金、元政權與近代民國政權的垮臺,法國大革命、俄國十月革命,都是因為通脹而直接引發)。
而從另一層面其論證得出:房地產不可能綁架中國,高房價和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本身就是個偽命題。第一,所謂房地產可以拉動近百個關聯行業的增長,這是錯的,不是房地產會拉動,而是只要蓋房子就會拉動,只要稍微有頭腦就懂得房地產和蓋房子是兩個概念。出來混是要還的,中國根本用不了這么多房子,今天多建了,十年之后就不用建了,今天多用的材料、多聘用了工人,十年之后就少用了。第二,大量資金涌入樓市投機導致的虛假繁榮說成是拉動經濟增長更是大錯特錯。社會的資金總量是有限的,投入到房地產行業的資金多了,也就意味著投入其他行業的資金少了,新涌入的資金帶來房地產帶來的所謂經濟增長,并非不可替代,它們投到其他行業同樣可以帶來經濟增長。相反,嚴重的是,房產過度繁榮正是抑制內需的重要原因之一。房地產及房地產相關行業需求的拉動,是以更大范圍、更多行業的消費需求被壓抑為代價的。房價越高,其對內需拉動的破壞性就越大。同時,十年來的房地產泡沫使得中國斷送了技術創新和創立國際品牌的大好時機,把錢投到房子上就能穩定獲得高利潤,誰還有心情去搞科技和品牌,中國幾乎失去了成為發達國家的機會。接下來的十年,如果繼續搞房地產龐氏騙局的游戲,中國一定將墮入拉美陷阱,永遠失去成為發達國家的機會。從這一層面其得出結論房地產的破滅不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而從某種角度其破滅有利于我國的經濟的發展。
最后其總結得出:中國的房子已經成為一個吸金黑洞,所有實體經濟的資金都能被他吸干,到最后中國的產能將遭到極大破壞,沒有了產能的中國,必將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窮國,如果再不果斷打掉房產泡沫,中國經濟的未來五年的軌跡就是:通脹-滯漲-大蕭條。要降低通脹,只能主動擠掉泡沫,而擠掉泡沫極易導致經濟硬著路。這便是決策者所面臨的兩難選擇。因而其最終得出中央政府在持續通脹影響政權穩定與房產泡沫破滅影響經濟發展兩難之間必擇其輕丟卒保車放棄房地產。
其次,其從外部國際經濟與金融環境上論證,美元將在未來兩年內強勢升值,隨之而來的是國外游資從中國房地產市場撤出,從而導致房地產市場資金鏈斷裂。盡管現在美國確實是處于衰退階段,在國際政治經濟與金融格局上的霸主地位日趨衰落,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美軍在海外的幾十個軍事基地控制著全球海洋航道與最為重要的一些關鍵地區,其維護經濟與金融霸權的手段之豐富,策略之高超仍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美元霸權,即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要維持美元霸權,必須要維護美元的信用。最近幾年,黃金價格暴漲,意味著美元價值不斷貶值,美元信用不斷下滑。據測算,自從2006年年以來,美元貶值50%。美元逐漸喪失了價值尺度的職能,于是黃金取而代之。這便是黃金價格數年暴漲的原因所在。但是,美國決策層決不能容忍美元霸權的喪失。無論采用什么方法,必須要挽救美元信用,提升美元價值,采取強勢美元策略將是必然選擇。當美元貶值、市場對人民幣持升值預期時,大量國際游資金融中國大陸與香港,購買各種實物資產作為美元資產的對沖。比如,中國樓市有30%的資金來源于國際游資。有人會說,所謂在中國的國際游資(熱錢)中的絕大部分無非是國內資金到某某群島的離岸金融中心繞了一圈再回來。但無論如何,這些能夠擺脫中國金融監管的資金的性質始終都是投機性極強的熱錢。一旦中國爆發大規模的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這些熱錢的掌控者必將希望通過各種渠道采用任何方法將資金撤出國內。美國決策層一旦采取強勢美元政策,美元價值開始時,國際游資將大量流出中國大陸與香港,由此導致房地產投機資金的大量抽出。其結果便是泡沫破滅、房價暴跌與樓市的大崩盤。由于金融制度的不同,黃金暴跌、美元指數上漲后,香港房產將首先暴跌,大陸房產最多只能挺半年,最終必然隨著香港樓市的崩盤而暴跌。面對美國人的強勢美元政策,中國決策層已經做好了房產崩盤的準備。中行已暫停與歐洲銀行外匯對手交易,中歐之間的流動性被固化,中美之間流動性也可以隨時固化。中銀香港已暫停通過貿易結算從香港參與銀行購買人民幣,換而言之即暫停香港的美元持有者換成人民幣回美國。這意味著決策層將放棄樓市與虛擬經濟的虛假繁榮,全力保證實體經濟不受到過于嚴重的沖擊。#p#分頁標題#e#
再次,從地方政府角度論證地方政府將拋棄對房地產的庇護。地方政府首先難以抗衡中央政府的權力決策,在經濟利益面前仕途才是他們認為更重要的東西。盡管一些小官們只考慮錢與權,但決策者的目的卻是社會的穩定與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們要注意到,小官們的生與死都掌握在決策者的手中,杭州與蘇州兩個房地產副市長的人頭落地就是明證。誰影響到國家的安定團結與繁榮,誰就得死。同時,即便一些地方政府不聽號令,銀行可是掌握在決策者手中的,地方政府無法干預金融政策。至于那些將部分地方政府官僚與商人看成鐵板一塊的人就太可笑了。即便人家有房產利益,我們認為,他們也早已脫手了。且目前信息表明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利用資本運作來取代土地財政。此外,其認為地方政府還可以利用征收房產稅的辦法彌補土地財政的利益空缺。
再一次,從現實角度論證政府已經開始拋棄房地產。認為加息、限購令、提高存款準備金、凍結商業銀行準備金甚至新婚姻法等種種措施,其目的都是為了將房產泡沫鎖死之后主動擠掉泡沫。這些年來,多少女婿為了迎合丈母娘,就著咸菜來供婚房,這成為近十年來的一大潮流。結果原本收入與高房價不匹配的家庭為了結個婚,把幾代人的血汗錢都套了進去。新婚姻法規定婚前房產各歸各人,若要在婚前房產上加名則需征收3%的稅。這意味著結婚不一定非要買房,必然將窮人從房產市場中剔除出去。限購令也起到了同樣的目的。除非你是有錢人,才能玩得起現在這個只有有錢人才能玩得起的房產游戲。因此,婚姻法與限購令,尤其是限購令并非像陳保存們說的一樣,是決策者在托市,反而是為了保護窮人,將火力集中在炒房投機者與死不悔改者身上。此外,限購令也防止了這些人大量拋盤出場,將風險轉嫁給窮人的情況。很多地方降低甚至關閉二手房貸也起到了一個信息甄別的作用。這哪里是什么空調啊,簡直就是精確打擊的定向爆破(對于這兩點我不是很同意)!其次,其認為銀行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推銷理財產品,而這些理財產品實質上就是房地產證券化。換句話講,就是將房產風險轉移到理財產品的購買者身上。能有能力購買理財產品的人自然能夠承受這種風險,而工人、農民與那些連飯都吃不飽的底層與此毫不相干。因此,即便房產崩盤,銀行理財產品大跌,社會依然穩定如舊。放開民營資本尤其是高利貸資本接受房地產也是同樣的道理,轉嫁房地產風險。所以啊,別看高利貸暴富者們現在跳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而提高準備金,凍結保證金,自然是為了保證銀行系統的穩定,為即將到來的房產崩盤做充分的準備(我個人認為這有待論證)。
最后,其認為中國的房地產瘋狂的投機行為下已經成為與金融資本相近似的虛擬資產,已經和股票、債券、期權、期貨等一樣相近似的虛擬資產。在非生產型的虛擬經濟中,價格與成本幾乎沒有多大關系。很多人包括一些學者,采用分析實體經濟產品與服務價格的生產成本與供需平衡的方法來分析房地產市場的價格走勢是不科學的(我個人認為這個觀點是很正確的,之前我也單純的用供需平衡的方式來分析,這抹殺了房地產的虛擬性,是不科學的)。中國的房價已經形成股票似的預期決定價格,房價隨之真的上漲。這便形成了一個自我實現的循環過程。人們購買房產純粹是因為他們認為房價仍會上漲,或者說,房價脫離了房租的約束,房產本身變成擊鼓傳花的信貸游戲。這便是虛擬經濟泡沫中的一種類型——房地產泡沫。因此,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很重要,如果你認為房價會跌,我認為房價會下降,全國人民都認為房地產會崩盤,消費者持幣代購觀望,房產庫存增加,房地產商資金鏈斷裂,崩盤就不遠了。蝴蝶效應的發生,取決于你我的態度。
在高房價下,我們的工資即使上漲,也失去了改善生活的意義。國人中低階層的幸福已經被高房價所剝奪殆盡。面對這個炒得不成樣子的房地產市場我只想說,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而在這個關鍵點,你我的心理預期又是很重要的,所以,房地產的崩盤,蝴蝶效應的發生,取決于你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