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捷:房地產急去庫存 以價換量成新常態
發布時間:2014-09-26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木子
摘要:面對2014年
房地產市場的情況,新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近期發表自己的
觀點,認為房地產的
庫存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以價換量成新常態。
新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歐陽捷
歐陽捷表示,目前的在建施工面積已經達到60億平方米,去年的竣工面積只有7.8億平方米。竣工率已經下降到15%以下,換句話說,房子從開工到竣工需要6-7年時間,而2000年的時候只需要兩年半。我們周圍的
住房有多少是打了圍墻還沒有建的?又有多少是建了好幾年都沒有蓋上去的?還有多少
封頂了好幾年還沒有竣工的?這也與一些企業過去崇尚香港囤地模式有一定的關系。
除了在建施工面積,已購置尚未開工的
土地面積體量也很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
數據顯示,每年房地產企業待開發面積基本都維持在4億平方米上下,這些基本上屬于閑置未開工的土地面積。我們也經常看到報道,有些企業動輒拿了上千甚至上萬畝土地,這些土地要全部建成不知道需要多少年。
也就是說,如果兩者相加,
全國的地方政府可以不用再出讓一畝土地,按照2013年的住房竣工面積,已經可以保證十多年的住房土地供應了。
既然是這樣,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
土地市場賣得越來越不好了。
因此,如果還想繼續出讓土地,當務之急是要去掉庫存。所以我們看到,
去庫存不單單是房地產企業的事兒了。
在去庫存方面,靠地方政府不如靠市場。地方政府都要政績,沒有
土地出讓就沒有錢去做政績
工程、民生工程,并且各個
城市之間也在相互競爭,每個城市也都要爭取排名。每個地方政府雖然都有動力推動去庫存,但真正的目的還是出讓土地,而出讓土地又會進一步加大庫存。循環往復,越陷越深。
靠市場就是要按照叢林法則,優勝劣汰,物競天擇。未來五年內,住房需求總量不會下降,但是住房超量供應的壓力越來越大,企業間競爭會越來越殘酷,大企業受惠于市場、政府、金融機構信任,追求業績增長、并帶頭搶收,市場蛋糕份額越搶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小企業失去了
購房者、政府、金融機構信任,降價也難賣、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移動互聯網會加劇生態圈競爭,越是大企業和先發企業越是擁有更多資源和機會,壯士斷腕也會成為不少中小企業的唯一選擇。企業競爭和降價預期會加劇市場觀望,以價換量將成為未來數年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