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隨著一城一策的調控措施落實,各地庫存呈現“兩重天”。近期,在土地市場和銷售市場表現較好的熱點二線城市庫存量明顯減少,北京樓市整體去化率卻較慢,庫存情況加劇。
根據克而瑞統計數據,截至4月末,共有北京、煙臺、沈陽、肇慶、廈門5個城市去化周期超過18個月。其中,北京去化需23.9個月;煙臺去化周期為23.7個月;沈陽庫存去化需22.9個月;肇慶和廈門庫存量去化周期相同,都需20.8個月。
另外,杭州、重慶、長沙、南京4個城市庫存告急,去化周期在6個月或小于6個月。其中杭州去化周期僅在2.6個月,重慶庫去化需4.3個月,長沙庫存量去化需4.8個月,南京去化周期在6個月。
不同城市差異化發展十分明顯。克而瑞廣州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杭州樓市出現此種表現,主要受當地限價政策影響,當地一二手房價倒掛,所以帶動了當地的購房者熱情,近期在銷售情況較好。
而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中,北京樓市庫存增加到了最近8年最多的7.13萬套(統計口徑為所有商品房住宅含限競房),漲了2萬套,漲幅高達42%。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北京限競房項目已經普遍性降價10%左右,即使在這樣的促銷力度下,北京新建住宅市場依然蕭條。整體看,目前北京新房市場實際銷售的平均簽約數量也不足45%。值得關注的是,限競房分化非常明顯,除了少數位置優越項目外,大部分面臨很大的去化難題,甚至虧損。
庫存反映各地樓市當前供需狀況,同時也影響后續的供地。此前,自然資源部發布2019年住宅用地“五類”調控目標,消化周期高于18個月的,屬于庫存較高城市,分類來看,消化周期在18—36個月的,要適當減少供地,高于36個月的,則應該停止供地;消化周期低于6個月的,屬于庫存較少的城市,要顯著增加并加快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