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90年的大會上,胡書記說“穩定是硬任務,沒有穩定什么事情也辦不成”,我認為這同樣影響到房地產行業。此屆政府即將屆滿,一直維持了7年穩定局面,在最后一段時間里堅持“穩定主題”符合人之常情,也符合歷史選擇。
房地產一直是影響到國計民生的大行業,房地產不穩定,不僅影響到經濟領域,也有可能影響到全社會穩定,人人皆知。近期國家持續收縮銀根,貨幣供應增長率從去年的高點39%降到15%左右,但是由于房地產是一個“吸金”行業,很多客戶全款購房,開發企業資金狀況并沒有想象得那么悲觀,反而在高位進行盤整,短期大面積降價的可能性不大。
與2007年“9.27新政”后開發企業資金池持續下降不同的是,始于2010年初的歷上最強的“國十條”以及2011年初的“國八條”,開發企業資金池(累計收入-累計投資)在去年中旬有所下降之后重拾升勢,今年3月達到歷史新高1.2萬億,這些資金足夠開發企業支撐8-12個月。
為什么此輪調控沒有2007年“9.27新政”那樣立竿見影呢?
主要有兩個因素:
一是第一輪調控失敗以后,消費者對中央調控沒有信心(業內戲稱為“空調”),擔心重新錯過了購房時間。
二是2009年“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超發嚴重,官方CPI長期持續在5%以上,社會流動資金有保值需要,不動產成為配置主體,消費者主動增加首付、全款購房的比例增加,開發企業資金回籠速度較快。
我認為樓市穩定主題是相對于整體經濟運行而言的。具體表現為一線市遠郊地區承壓,二線城市持平,三線城市走強。
由于貨幣增長已經降至朱總理主政期的15%,離2008最低值的6.4%尚有差異,預計還有幾個百分點的收縮空間,預計民間借貸利潤普遍高達3分以上,開發商將在未來6個月內消耗存糧,但由于前期投資者和置業者可能產生的“違約、違法”事件,開發商不敢輕言降價。
一線城市遠郊地帶可能有所下降,二線城市持平,三線城市可能有點升勢.綜合起來才是"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