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城市投資的“重倉”應該可以成為你投資的“重倉”——買房選擇的方向。
每一個人都在用腳為一座城市投票。
曾幾何時,祈福新邨還以“1萬元入住”吸引新廣州人置業,然而上周六卻開出了4.5萬元/平方米的樓價,讓人們大呼“番禺賣出天河剛需價”!
而這并非特例,越來越多原來的“山旮旯”,冒出了刷新人們認知的樓價,番禺、增城、花都……這些早些年人們愛理不理的地方,如今似乎都高攀不起了。
一個地方熱鬧起來了,一個板塊旺起來了,于是,郊區成了市區,郊區樓也賣出了市區價。
但是我們今天并不想討論房價,而是想談一談我們腳下的城市。
城市和人一樣,每天都在努力進步,每天都在為自己做投資。
郊區變為市區,對一個不斷發展壯大的城市來說,是必然的。
曾幾何時,天河也是郊區,珠江新城還是菜地。日新月異的城市每天都在刷新我們的認知,人們概念中的郊區與市區,就這樣漸漸模糊了邊界。
今年年初,廣州市國規委發布了《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主城區的范疇大大拓展,其中,白云區北二環高速公路以南、黃埔區九龍鎮以南、番禺區廣明高速以北等這些傳統概念中的郊區,已被納入主城區。
主城區的外拓,既是規劃的結果,更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
所以,在迅猛發展的城市化浪潮中,我們應該換一種思維,重新認識郊區與市區。也許唯有如此,你才不會犯錯。
對房子而言,其實就是城市的一部分,雖然很小,卻和城市脫離不了關系。
所以,買一個地方的房子,就相當于投資一座城市的價值。倘若一座城市品質、趨勢不錯,那么這座城市的價值就會看漲,城市的價值歸根到底還是由整座城市的基本面所決定的。具體到這座城市的各個板塊,也是一樣。
那么,該如何參與到投資這座城市?買哪里、哪個方向,才有可能是城市發展的價值板塊?
最直接的判斷標準,是看道路。要發展一個片區,首先需要投入的就是道路,“想要富,先修路”,這句老話很有道理。道路怎么修、產業往哪走、土地如何規劃、片區如何開發,從這些可以看出,城市突圍的方向在哪、城市投資的“重倉”在哪,而這個“哪”勢必會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價值點。
城市投資的“重倉”應該可以成為你投資的“重倉”——買房選擇的方向。
最后,還有一點要拿出來碎碎念。“房住不炒”,不要想著要立刻從樓市里賺錢,積極熱情地參與到這座城市的建設中去,在這里安家置業、努力奮斗,相信總有一天,這座城市會給你回報,而這回報絕不僅僅體現在房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