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抓住中國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學區房成為了房地產商們的一個促銷手段。家有學子的購房者如果盲目追求開發商口中所說的學區房而沒有了解到真實情況就下手買房的話,很有可能血本無歸。那么購房者應該如何走出學區房的誤區?如何甄別真假學區房?

當心山寨“學區房”距離近不一定“真”
教育部門劃分學區的原則是根據當年區域內適齡學生的數量合理匹配教育資源,如果區域內當年入學的學生數量超過區域內教育資源承受范圍,就會進行調整,可以說每年都會微調。所以,學區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家長們選學區要看清學校當年的招生簡章,里面有明確的學區劃分界定,孩子的學位才靠譜。有些樓盤雖然與名校僅一墻之隔,但并非意味著就能進入該學校就讀。
其實,學區房概念一直沒有明確的定論。因為學區房涉及多方面問題,比如人口、規劃等,一旦這些參數在區域范圍內出現變化,小區所屬學區就面臨調整。“就近入學”中的“就近”指的是相對就近概念,而非絕對地理位置的遠近,不是指某個學生的家庭住址距離某一所中學最近就能就近入學,也不是指某一所小學距離某一所中學近就是就近入學。
如何甄別真假“學區房”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有些樓盤不管三七二十一,將附近所有學校統統放進自己的樓書中來,并宣稱自身為“學區房”,其實樓盤能否劃入學校的招生范圍,需事先了解清楚。而對于少數與名校距離很近,但并不是其招生范圍內的“山寨學區房”,則一定要當心。
驗證真偽最好辦法就是,家長在購房前先到學校詳細咨詢一下,了解清楚是否與開發商所承諾的一致。可讓開發商出示與學校的招生協議,并將可以在這些名校分校入學作為購房合同條款,白紙黑字寫入合同。避免當開發商違約避責的情況出現時,而使得購房者陷入難以取證的弱勢處境。
購置學區房四大誤區應注意:
學區房一直是炙手可熱的香餑餑,“天下父母心”孩子的教育問題已然成為現代家長們最為重視的問題之一,擇校而居也成為影響家長們首次購房或置業升級的重要因素,現行的就近原則等小學招生政策崔熱一些重點小學周邊房源,學區房成為房產市場上的稀缺資源,而有較多家長在購置學區房時又極易陷入一些誤區,鏈家地產大致總結了以下四點,提醒家長們多注意:
1.離學校距離近就是學區房
市場上對于學區房的界定大多模糊,有很多人認為距離學校近的就是學區房。鏈家地產指出,從廣義上講,位于大學、重點高中、初中、小學等周邊的小區房產均可視作學區房,有較濃的人文及學習氣息,方便孩子接送或學生單獨上下學;但從業內來講,真正意義的學區房專指可獲得入學名額的重點小學周邊房產,這類房產才是房產市場上最為稀缺的。學區房并非取決于物理距離的遠近,學位名額是相應學校依照“學區劃片”的原則進行分配的,每年都會有一些變化,學區房和非學區房價格相差很多,家長們需仔細鑒別。
2.學區房早買早安心
有一些家長急于購置學區房,認為越早購買越劃算、越省心,疏不知學區派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鏈家地產提醒家長,學校招生派位每年都會有一些變化,一般會附在每年的招生簡章里公布出來,并且一些學校還有土政策的限制,尤其是名校限制更多,如要求本市戶籍,要求入住有一定的年限、會有入戶調查等,購房者需事先了解清楚。一些家長提前打算是好事,但政策多變,如學校搬遷等因素不可預估,因此,學區房不宜過早盲目購置,一般提前3年左右為最佳。
3.只看重點而忽略孩子個性發展
不論是小學還是中學,很多家長都一味追捧眾人眼里的重點,其實,每個孩子的個性及氣質都不相同,不一定都適宜于一種教學模式。即便都是重點小學或中學,但學校不同,其教學特點及特色也不盡相同。鏈家地產認為,并不是能夠進入重點小學或中學就能夠保證孩子的良好成長,選擇學校不能忽視孩子的個性及特長發展,應多做全方面的了解與考慮,樹立一種觀念:不是選擇最好的,而應該選擇最符合孩子個性及特長發展的學習教育環境。#p#副標題#e#
4.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學區房
比起周邊同等條件下的房屋,學區房房價會高出不少,為了孩子能夠接受較好的教育,眾多家長愿意為孩子做這個前期的投資。但鏈家地產認為,購置學區房應結合家庭自身的承受力,不能舉債買房,從而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其實也不利于給孩子一個輕松的家庭環境,因此要量力而行,單價高但總價相對較低的小戶型或老公房,比較適宜一些并不十分富足的家庭考慮購置。
在購置學區房時,實際碰到的問題可能會更多,通過網上搜索、實地考察或咨詢相關部門及機構等,可以獲取較多可參考的信息,但個人力量畢竟有限,冗雜的信息也會影響家長們的判斷力。而若想更快捷、深入的了解相應學區房,求助房產中介不得不說是一個絕佳的途徑。房產中介公司長期扎根社區,沒有比中介更為了解一個小區的狀況的了,尤其是一些品牌中介。
就讀名校不臨陣磨槍 看好招再出手
有名的學校入學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少家長開始關注學區,在學區劃片內買房似乎是比較合算,但是,如果不謹慎對待,三遷的孟母也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1.確認學區劃分 注意招生政策調整
家長們在購買之前,一定要和樓盤確認清楚,購買房源是否在學區劃分之內,并將此落實到購房合同中。同時,還可以就學區劃分情況向所在區教育局、學校、街道、派出所等權威部門進行咨詢,做好萬全準備。
另外,受生源人數等影響,多數學校對每年的招生區域都會適當進行調整,因此學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樣就勢必會影響到有就近入學需求的購房者,因此在購買學區房之前,購房者要事先了解清楚招生政策的變化。
2.切勿臨陣磨槍 一定要提前準備
無論是“學區房”新房源,還是二手房,都表現出激烈的競爭態勢。很多家長便想趕緊下手,急急忙忙“一擲千金”,卻不想很有可能錯失機會。
其實從購買成功到進行入學報名,很多學校都是有規定條件的。譬如,很多學校都要求滿足落戶及入住2個條件才可報名入學。同時,也要了解該校對戶籍年份是否有所規定。據了解,一些名校因為學生生源過剩,所以在招生時會對入住時間和戶籍有硬性規定,如孩子落戶二至三年。因此,購買學區房不能臨陣磨槍,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3.學區房價持續堅挺 購買需量力而行
由于教育資源優勢明顯,導致學區房價格始終堅挺,普遍比同區域其他房源要高。對于一般工薪階層家庭來說,購買一套學區房本就不是一件易事。無論是首次置業還是二次擇校而居,都一定要量力而行。購房者需結合家庭實際經濟情況,選擇適用的房型和樓盤,以免對于家庭生活造成過大影響。另外,如果可以的話,盡量選取小學、初中兼顧的學校,這樣也可為孩子創造更多享受優質教育的機會。
4.居住環境不可忽視 樓盤品質同等重要
學區問題是家長們關注的重重之重,這就會導致他們對于房價、品質、環境、配套等其他方面考量的缺失。但實際上,這套房子牽扯到孩子和家人短則幾年、長至幾十年的居住問題,千萬不可馬虎。如果房屋出現質量問題,或周邊環境嘈雜混亂,這都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反而得不償失。因此,購房者們在選購學區房的時候也一定要多方考量,實地查看,確保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最佳的生活學習環境。
5.學區選擇不可盲目 應根據孩子發展特點
每所學校也都各有所偏向,每一個孩子也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并不是一味的重點學校就真的適合孩子的發展。只有當學校的教育模式與孩子的個性氣質相匹配時,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潛能,促進他的全面發展。因此,家長們在挑選學區時,一定要根據孩子發展特點全方位考量,不選最好的,只選最適合的,這樣才真正達到的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最終目的。
買房是件大事,即使孩子等著入學,也要認真考察后再下單定房,為以后的舒適生活多付出點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