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際海底管理局在日前舉行的第19屆會議上,核準了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簡稱“大洋協會”)于2012年提出的西太平洋富鈷結殼礦區勘探申請。中國大洋協會成功獲得該礦區的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采權。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就3種主要國際海底礦產資源均擁有專屬勘探礦區的國家。

富鈷結殼是位于海底山區巖石表面的富含鈷、錳、鎳、銅等元素的結殼狀礦床,主要由鐵錳氧化物構成,集中分布在水深800米至4000米之間的海山斜坡和頂部。
我國此次獲得專屬勘探權的富鈷結殼區位于目前所知的富鈷結殼資源分布最為富集的西太平洋海山區域,面積為3000平方千米。
1994年成立以來,國際海底管理局相繼就區域內多金屬結核、多金屬硫化物和富鈷結殼3種主要礦產資源的勘探活動做出規定。此前,我國已于2001年在東北太平洋獲得多金屬結核礦區勘探權,2011年又獲得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礦區專屬勘探權。
據悉,除我國外,此次同時獲得核準的還有日本提出的富鈷結殼礦區申請。這是國際海底管理局2012年制定完成《國際海底區域富鈷結殼資源探礦與勘探規章》之后,按照該規章首次核準的兩份勘探申請。
國際海底管理局總部設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是管理國際海底區域及其資源的權威政府間組織。
另據悉,正在太平洋上執行任務的中國科考隊相關人士介紹說,“蛟龍”號將于8月底赴此次獲得專屬勘探權的富鈷結殼區域進行科學考察,開展近底生物調查和海底攝像。
上一篇:國土部堵漏宅基地違法 違法用地創5年來新低
下一篇: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大力度盤活鐵路用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