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383”方案,是指包含“三位一體改革思路、八個重點改革領域、三個關聯性改革組合”的中國新一輪改革路線圖。
報告指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深層次體制和政策弊端,為實現中共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任務,今后幾年必須在深化改革開放、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報告強調,新一輪改革目標是建立富有活力、創新導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體措施是推動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創新企業體制的“三位一體”改革。
報告認為,“三位一體”改革的關鍵在于“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為此必須推動行政管理體制、壟斷行業、土地制度、金融體系、財稅體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創新體制以及對外開放等八個重點領域的改革。
報告具體提出了涉及上述八大領域的三大改革突破口:
一是放開準入,引入外部投資者,加強競爭;
二是深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設立“國民基礎社會保障包”;
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體土地入市交易。
除了為改革制定“路線圖”,報告還給出了改革的“時間表”,建議將改革分為三個階段,即2013年至2014年的近期改革、2015年至2017年的中期改革和2018年至2020年的遠期改革。 綜合新華社 中新社報道
據媒體公開報道
■ 焦點
戶籍制度改革
統籌城鄉的改革,預期也將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的重要內容。即將于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制定路線圖。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在今年3月舉行的“2013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上”提出,不應將農民工市民化的難度想得太大。其成本實際上是政府、企業和個人分攤的,且很多成本會在一二十年內逐漸攤薄,政府財力完全可以承受。“最重要的是趕快行動起來。”他說。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國務院年初公布《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來,不同行業和領域都在探索改善收入分配的方法。觀察家們認為,這是在為全面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路,并期待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能進一步推動這項涉及億萬人利益的重大改革。
專家們認為,中國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應該是“提低、擴中、控高”,即:通過改革調整現有收入分配格局,將“沙漏形”的社會兩極向中間擠壓,擴大作為消費主力軍的中等收入群體占比,最終形成“橄欖形”的收入分配格局。
推進依法治國
即將于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制定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大力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將是中國新一輪改革發展中的重要內容。
分析人士稱,民主進步、法治昌明是衡量改革成功的重要指標,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已到重大歷史關口。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李林說:“法治不僅是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改革的保障。”
期待住有所居
即將展開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一系列宏大高遠的目標,但中國老百姓可能更關心身邊的一些“小事情”,其中一件就是“住得起房”。
住房難,是現今中國一大問題。統計數據顯示,1978年中國城鎮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僅6.7平方米。
解決住房短缺,是中國35年改革開放的一大課題。
從2008年至2012年,全國五年內開工改造各類棚戶區1260萬戶,今后五年中國將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000萬戶。這里涉及的居民數量,相當于英國的總人口。
中國政府仍在為實現杜甫詩歌中的目標而艱苦努力。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是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使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
政府職能轉變
“轉型”正成為2013年中國熱門詞匯,而作為轉型的重要內涵,轉變政府職能是一大要務。此間觀察者稱,新時期政府職能轉變作為一項重大決策,將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激發市場活力。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于11月召開,在歷時35年的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當口,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將成為推動全局改革的重要突破點,而備受矚目。
上一篇:林地或向宅基地開放 加入改革陣營催生林改熱
下一篇:國家林業局:嚴格限制占用生態脆弱地區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