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2011年1月11日,武漢西北湖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4.6億元買下常青路與后襄河北路交會處地塊,被稱為武漢“地王”,可兩年過去了,那里還是一片荒地。
拍地兩年仍是白墻圍起荒草地
2011年1月11日,武漢西北湖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4.6億元買下常青路與后襄河北路交會處地塊,樓面地價高達8778元/平方米,一舉成為武漢“地王”。兩年過去了,昨日探訪發現,這里還是一片荒草地。
這塊地靠近王家墩CBD,是漢口難得的寶地,現在被圍墻圍住,里面雜草甚至比人還高。附近居民稱,曾有人打過地樁,不知何故停工,然后就不見動靜。
和很多待開發地塊在圍墻上標注開發商信息不一樣,“地王”顯得特別低調,白色圍墻上沒有任何信息。
開發商突擊成立公司拍下“地王”
這家低調開發商是什么樣的公司呢?“西北湖地產”拍下“地王”當場拒絕向媒體透露公司信息,該公司連網站都沒有,在網上也幾乎沒有公司信息,114也查詢不到。
從武漢工商網站查詢到,“西北湖地產”公司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2010年11月24日成立,也就是在拍下“地王”前一個多月新成立的公司。業內人士表示,這種開發商“披馬甲”新成立公司拿地的情況比較普遍,主要是為了便于提高公司經營賬務自由度。
據了解,只要“西北湖地產”通過有關部門審核過關,符合拍地條件,是有資格拍下“地王”的。
“地王”公司注冊地查無此公司
近日在“西北湖地產”注冊地新世界國貿大廈I座41層查看,發現無此公司,此情況得到國貿大廈管理人員確認。
據悉,“西北湖地產”由兩個自然人和一家公司構成。法人代表周洪偉占5%股份,大股東周亞占70%,武漢中渤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股份為25%。周洪偉此前開過鞋帽類公司,目前都已經注銷;周亞名下沒有其他公司;“中渤能源”法人代表為蔡力剛,公司注冊地與“西北湖地產”注冊地相同,同樣沒有發現有此公司在注冊地辦公。
土地閑置兩年屬違規
根據去年實施的《閑置土地處置辦法》,土地兩年未動工,國土部門有權無償收回。目前武漢很少有開發商愿意囤地,因為資金成本很高,開發商多實行“滾動開發”,快速回籠資金快速拿地,一般從拿地到上市一年時間,最快的甚至有半年的。“地王”兩年遲遲不動工原因何在?
中國指數研究院研究副總監李國政分析,主要有政府和企業兩大原因,政府方面涉及到拆遷、規劃調整等原因。開發商方面有的拿地價格過高,房價也就高,如果按照正常進度上市,房子就很難賣,必須等房價總體達到高位后才能入市。另外,還有股東間有糾紛等其他多種原因。
拿地成本過高處境尷尬
“地王”普遍犯“拖延癥”
我市從2005年開始出現第一個“地王”后,各大房產巨頭紛紛進入不斷刷新高價紀錄,分別在2007年和2010年出現兩次高潮。近日,中國指數院華中分院發布的一項報告稱,武漢“地王”普遍開發速度較其他地產項目慢。
目前,2007年的“地王”洪山廣場地塊還在基礎施工,離上市還有很大距離。2010年拍出的“地王”積玉橋地塊和后襄河地塊一樣也是進展緩慢。據中國指數院統計,2007-2012年間出現的武漢“地王”規劃建筑面積為465.41萬平方米,現已上市146.11萬平方米,占比31.4%,上市時間多在開發商拿地三年后。
事實上,由于拿地成本過高,目前一些“地王”處境尷尬。比如月湖“地王”2010年時拍得的樓面地價為8000多元/平方米,而兩年后相鄰地塊的地價是5500元/平方米。房子還沒有開賣,就比競爭對手要高2000多元/平方米的成本,而現在漢陽房價最高的樓盤也就10000多元/平方米,如果按這個價賣,甚至要虧本。
老牌“地王”利潤豐厚
地價2000元售價9000元
為什么開發商對“地王”這么熱衷呢?發現,武漢老牌“地王”多數利潤豐厚。
“地王”中最知名的要數“武漢天地”項目,2005年時樓面地價為2354元/平方米,豪宅一度賣到20000多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