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房斷供潮不會成真 僅僅是個別地區 個別現象
發布時間:2014-08-13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楊曉敏
摘要:在樓市調整的關鍵時刻,“棄房斷供”成為輿論熱詞。業主因個人按揭貸款逾期未還而被銀行起訴的案例被廣泛關注,在這些案件中,業主大多聲稱“房價下跌、無力還款”。于是,有媒體判斷,“棄房斷供”潮已經到來。有銀行也表示將加強監控、嚴審房貸申請,以控制風險,但“斷供”真有那么厲害嗎?
長期以來,
房地產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熱門領域,如果出現“崩盤”、“斷供潮”等字眼,那更是熱點中的熱點,會極大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博足眼球。但是,事實到底是怎樣,需要有科學的論證,需要有
數據的支持。特別是對于與大眾關系密切的一些現象,不能貿然給出結論。以“斷供潮”來說,現在的房地產
市場有多少套房子是按揭支付的、有多少套“斷供”了、“斷供”占比是多少,這些都既沒有
全國性的數據也沒有地方性的數據,僅憑一些個案就斷言出現“斷供潮”,有炒作之嫌。
“斷供”其實是一種長期存在的現象,正常年份也會有出現,而且大都出現在
投資購房者身上,當購買多套房作為投資,每月需要還大筆房貸,而又因為各種原因出現資金鏈緊張甚至斷裂時,才有可能出現“斷供”現象。這種情況在某些房價
上漲過高的地方或者在一些實業不夠景氣的企業主身上比較多,其為的是加快回籠資金,并不具有普遍性。
而且按照目前的銀行貸款
政策,首付比例都是比較高的,房價的整體走勢也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大幅下跌,房子資不抵債的現象很難出現。即使房價下降的地方,如果把房價多下調一點,房子應該能夠很快地出手,而不至于“斷供”。除了樓市投資客外,其余自住型、改善型
住房,按照國人的購房習慣,不到萬不得已,就更不會輕易“斷供”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不會出現明顯的斷供潮,顯然個別的“斷供”現象被放大了。
從整體上看,目前的剛需性購房依舊強勁,城鎮化
建設的加速、戶籍制度的改革以及改善型住房的需求,都能帶來大量的住房需求,這些需求是正當合理需要得到保護的,也是
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保障,不應該因為某些“斷供”現象被放大而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