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房貸門檻降低 對房地產未來走勢有何影響
發布時間:2015-03-30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木子
3月2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在該部召開的
全國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發揮住房公積金的潛力,簡化手續,建立方便快捷的業務流程,縮短辦理時限。對此,專家分析稱,此舉是釋放剛性需求以及穩定
房地產市場的“救市”措施。
但在業內不少人士看來,住房公積金政策的刺激力度不會有預期那么明顯。一方面,一二線
城市房價普遍過高,購房者貸款一般還是以商業貸款為主,公積金貸款只是輔助,因此降房價才是去
庫存根本;另一方面,利用公積金刺激樓市需求政策的可持續性并不高,只是根據公積金資金的狀況來進行
調整的。有些地方的公積金并不富余,并不適合做出類似的放松政策。
不過,在2014年
全國樓市整體低迷的情況下,當前地方政府紛紛對公積金貸款作出調整,讓閑置的資金流通起來,提振購房者的積極性,從大環境來看顯得尤為迫切。各地出臺的政策也體現了這點,如放寬貸款條件、降低貸款首付成數、擴大貸款額度,乃至允許異地購房申請公積金貸款等。在業內看來,住房公積金實際已成為地方政府對房地產
調控的政策工具。
從購房者角度來看,公積金貸款門檻降低,對于老百姓自住性需
求購房的決策有比較大的相關性和影響力。舉例來說,從商業
銀行貸款100萬元的話,以20年為期,按照當前6.15%的
利率計算,累計還款需要170多萬元。而使用公積金貸款,同樣的貸款金額和年限,累計還款少20多萬元。
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消除公積金沉淀,降低貸款門檻、提高貸款限額是盤活公積金這一住房金融工具的途徑之一。
對樓市有何影響
中原地產
監測顯示,
二手房市場方面明顯回暖。3月24日,中原地產監測的40個重點城市
數據顯示,上周新建
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上升2%,其中
一線城市表現最好,環比上升7%,二線及三四線城市則基本持平。3月以來,
新房市場較春節前期回升明顯,但較年初仍存在一定差距,與2014年同期相比則大體持平。40城市3月前22日成交量較2月同期上升36%,但較1月同期下降14%。
對此,中原地產市場總監張大偉向媒體表示,公積金歷來是房地產微調的先頭部隊,雖然涉及人群面不及普遍政策,但卻預示著未來的政策取向。
在他看來,當前經濟增長放緩壓力不減,房地產業將繼續為經濟平穩增長作出重要貢獻。因此,2015年房地產政策將延續去行政、重市場的調控思路。
降低公積金申請門檻、激活改善購房需求的作用在業內則有不同看法。
上海公積金管理中心政策法規處副研究員叢誠此前一直認為,公積金政策調整并非房價漲跌的決定性因素,在他看來,只要樓市產生波動,公積金貸款額度就必然會在資金不夠的時候下調,在資金寬松的時候上調。
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也認為,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對目前樓市影響并不大,他對媒體表示,降低公積金門檻、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更多的意義是改變購房者心理預期。
不少從事二手房
銷售的人士告訴記者,公積金政策的調整屬暫時性政策,因此,局部城市出現的樓市回暖并不能說明公積金對于樓市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在實際中,
買房的人還是以商業貸款為主。因為有剛性需求的多是年輕人,而年輕人工作時間短,公積金能夠提取的金額很少,不足以支付高昂的房價,所以只能通過商業貸款來買房。
但也有
房產中介指出,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對于中低收入家庭更有幫助。
根據叢城此前透露的數據來看,目前
房貸主力盡管以商業銀行的貸款為主,但公積金占整個房貸的比重也不容小覷,在全國來講可能在1/3左右,或者1/4左右。因此,盤活公積金貸款,對于緩解樓市低迷、減輕購房者壓力、提升地方經濟都是有良性作用的。
“道理顯而易見,如果選擇商業貸款,購房者將要負擔高額利息;而僅憑公積金貸款又通常不夠買房。”一位房產銷售經理告訴記者,提高公積金貸款數額,能夠使購房家庭有更多的貸款選擇。即使公積金不夠買房,也能通過組合貸款的方式,達到降低購房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