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一、二線城市的地產巨頭為了規避風險,紛紛進軍三線城市。作為三線城市,我市房地產企業也不可避免受到外來地產巨頭的沖擊。對此,我市多家房地產企業負責人表示,在此環境下,我市房地產界面臨重新洗牌,一些小企業和經營不好的企業將舉步維艱,甚至會被淘汰出局。
說起今后的發展,大家還是比較樂觀的,認為外來地產巨頭并不可怕,房子的質量和后續的服務才是最主要的。在國家調控政策持續的預期下,房地產企業必須苦練“內功”,從提高房子質量和服務品質上下功夫,用過硬的品牌來贏得消費者。
消費者:應理性購房、理性投資
宏觀調控下的樓市給消費者提供了從容選房的機會,處于敏感時期的樓市,風險和機會并存。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消費者選房首先應考慮房屋的抗跌性,其中包括房子本身的性價比、長期居住成本、變現價值等。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大多數消費者在持幣觀望,等房價下跌。首次購房的剛性需求是樓市的主力軍,且婚房及將來用于婚房的購買比例在剛性需求中是比例最高的。剛性需求的釋放,讓年后的樓市略有回暖,但房價與實際承受能力仍有所偏離。
想買婚房的張先生告訴記者,目前的房價對工薪階層的他來說仍然很高,現在開發商雖然有不同程度的優惠,但優惠幅度不大,他期待房價能再下降10%~15%。
上一篇:大同開發區斥資百萬重獎八家企業
下一篇:大同市小產權身價連降市場波動致投資者變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