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站在太陽宮南側的興云路公共活動走廊中軸線上向南眺望,一種自豪感便會油然而生。這是一條長約3公里、寬120米,橫穿競賽廣場、文化中心、雕塑公園、會展中心、體育中心的中軸線。該中軸線兩側是正在建設中的公共活動走廊景觀綠化工程。占地面積140萬平方米的這條公共活動走廊將一個又一個的景觀公園串起,該走廊建成后,必將成為御東新區一道亮麗風景線。
公共活動走廊建設如火如荼
11月的大同天氣已有些寒冷,但公共活動走廊景觀綠化工程建設工地仍是一派火熱的勞動場面。5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等機械車輛轟鳴運轉,數百名工人正在現場緊張工作著,有的在植樹,有的在為樹干纏草繩做樹木過冬準備,有的在做地面鋪裝。
市園林局一位負責人介紹說,公共活動走廊北起云山街,南至恒安街,南北長3公里多,東至文瀛路,西到太和路,東西寬約600米,中間有東西向三條交通干道——興云街、西京街、規二路。公共活動走廊景觀建設工程總面積140萬平方米。擴初設計方為艾奕康環境規劃設計(上海)有限公司,施工圖設計單位為太原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監理單位為山西新星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華林源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2012年9月25日中標,由蘇州金螳螂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市蘭園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建設。
公共活動走廊景觀建設工程根據規劃設計和功能分區,可分為六大地塊,即太陽宮地塊、競賽廣場地塊、文化中心地塊、雕塑公園地塊、會展中心地塊、體育中心地塊,現已完成工程總量的50%。其中太陽宮地塊景觀綠化工程面積約29萬平方米,現已完成95%,目前正在做掃尾工作;競賽場地地塊景觀綠化面積約8萬平方米,已基本完成;文化中心地塊,景觀綠化面積26萬平方米,現已完成30%,目前正在做場地鋪裝綠化;雕塑公園地塊景觀綠化面積約19萬平方米,已完成40%,目前正在做景觀設施及綠化;會展中心景觀綠化工程面積約19萬平方米,已全部進行了臨時綠化;體育中心地塊景觀綠化面積約39萬平方米,完成正式綠化5萬平方米,臨時綠化5萬平方米,平整場地16萬平方米。
在現場指揮施工的北京東方園林該項目園建方面負責人張杰說,他們公司負責競賽廣場、文化中心、雕塑公園景觀綠化工程建設,共需種植喬木2700多株,現已種植2000多株,今年如果栽不完,明年春天全部栽完。因天冷影響施工質量,石材鋪裝等工作定于7日結束。因天氣原因,一些工程不能做,已有部分工人撤離,但目前仍有260名工人、20多輛機械車輛在現場加班加點做綠化及園建工作。
大面積開放空間 市民的休閑樂園
“公共活動走廊在設計上盡量增加開放空間,為廣大市民及游客提供舒適、愉悅的休閑觀光場所。”市園林局公共活動走廊景觀綠化工程技術負責人馬栓介紹說,公共活動走廊六大地塊的景觀公園均按照這一設計理念建設。太陽宮地塊圍欄內外綠化是融為一體的,外部綠化面積達8萬平方米,設噴泉、園路、座椅等,是極具現代風格的公園綠地。競賽廣場8萬平方米的景觀綠地完全開放,有各種休閑設施,2個觀景塔,2個半地下的服務建筑,建筑內可設咖啡館、茶館、商品銷售區,建筑上面可走行人,擴大公共活動場地。文化中心景觀綠地均為公共活動場地,是游客散步、休閑區域;文化中心中央有一個下沉廣場,下沉廣場內有一個占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的中心水景,中央設一個具有十幾個噴頭的大噴泉。下沉式廣場周邊建4個花園。雕塑公園有東西兩個面積相等的公園,東側雕塑公園中心有一個2萬平方米的湖面,還有若干個休閑場地。西側雕塑公園為下沉式公園,借助原有地形,營建若干個小空間,可放置雕塑,亦可參觀休閑。會展中心備用地進行了臨時綠化。體育中心景觀綠化工程主要是為大型體育比賽服務,進行了大面積鋪裝,設置了地下、地上停車場、室外足球訓練場、籃球場、網球場等,實為體育公園,市民可在該公園健身休閑。
公共活動走廊景觀綠化工程樹種以鄉土樹種為主,有國槐、白蠟、油松、新疆楊、垂柳等,也點綴了欒樹、五角楓等景觀樹種,小灌木使用了金葉榆、朝鮮黃楊、紫葉矮櫻等,因該工程面積大,所以使用大色塊變化,進行點、線、面結合,喬木、灌木、地被自然組合,常綠樹與落葉樹搭配、色彩搭配、花期搭配。在建設上既注重植物個體與群體的形式美,又注重意境美,旨在打造精品園林。
提升城市品位 造福子孫后代
“公共活動走廊景觀綠化工程是我市2013年綠化量最大的工程,該工程建成后,對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市民幸福指數,在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上都將起到重要作用。”市園林局局長王建寶在談到公共活動走廊時如是說。
該工程具有明顯的生態公益性質,在科學保護、合理利用、適度開發土地的基礎上,有效保護和改善文瀛湖西岸即御東中心區的生態環境,起到了涵養水源、保護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等重要作用。
該工程的建設還將極大地改善大同市城市環境面貌,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從而改善投資環境,加大吸引投資的力度,使周邊地區土地升值,促進房地產的發展,還可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此外還能滿足城市居民渴望回歸自然美景的愿望,及對健康和精神享受的追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同時作為環保和生態教育的天然課堂,對提高國民素質和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上一篇:轉型跨越促發展 大同市轉型綜改實驗區建設紀
下一篇:大同近郊出土兩尊石馬文物部門已妥善將其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