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民生為重。2011年以來,靈丘縣相繼投入6億元扎實推進就業、社保、安居、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工程,重點抓好“十個有”,著力提升民生福祉。
住有所居。2011年以來,該縣投資2億元完成了2000套10萬平方米廉租房建設工程,為1500戶農村困難群眾進行了危房改造,為4300戶城鎮困難群眾發放住房補貼774萬元,建成了唐河、綠洲等一大批住宅小區。
老有所養。該縣扎實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到目前,全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3.2萬人,為25812名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發放養老金1668萬元,全縣養老、敬老院的數量達到15個。
病有所醫。該縣人民醫院成功晉級為二級甲等醫院,全縣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行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城鄉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2萬人,全年發放醫療補貼4157萬元。
勞有所得。2011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082人,下崗失業再就業245人,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3600人,對農民進行各種培訓1020人次,幫助農民工解決拖欠工資232萬元。
學有所教。在基本完成校舍安全工程的基礎上,該縣又投入近千萬元為中小學校裝備了電子備課室,為農村學校招聘特崗教師100名,培訓教師3000余人次,為780名職高生免除了學費,2011年高考達線率再創歷史新高。
熱有所供。總投資3億元的縣城集中供暖一期工程順利完成,城里居民盼望已久的集中供熱變成現實,居民取暖費用大幅降低,縣城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娛有所樂。2011年靈丘縣成功承辦了全國武術學校武術邀請賽、乒超聯賽、大同市縣區門球賽等大型文體賽事,組織了春節、元宵節和六月廟會的傳統文化活動,全年送戲下鄉200多場,送電影下鄉2970場,極大地豐富了城鄉人民的文化生活。
行有所暢。該縣重建了唐河大橋,完成了振華西街的續建工程和高家莊大橋加寬工程,建成了六橫八縱的縣城道路交通網,完成了160個村700多公里的街巷硬化。
貧有所濟。2011年該縣為全縣城鄉低保人群發放生活補助金4000多萬元,做到了應保盡保。
難有所助。去年以來,該縣共為農村災民發放救災款222萬元,發放大病救助、教育資助、特困救助資金600萬元,有效緩解了困難群眾的生活難題。
上一篇:裝備園區等新建道路征地房屋征收通告
下一篇:全面開啟建設現代城郊型大同縣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