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三大機遇,做好五方面工作,大干提速,全面開啟建設現代城郊型大同縣新征程……日前,大同縣召開經濟工作會議,全面吹響加快轉型跨越發展號角。
2011年,該縣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轉型發展、綠色崛起”戰略部署和“三名一強”奮斗目標,確立了“建設現代城郊型新大同縣”的發展定位和“大規劃、大招商、大建設、大發展,全力推進城鎮特色化、工業園區化、農業現代化、縣域園林化”的總體思路。堅持以大規劃為先導,聘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北京大學博雅方略旅游景觀規劃設計院、山西大手園林綠化設計公司,高起點、大手筆編制了全縣戰略發展空間規劃、縣城規劃和生態建設規劃。
大力實施開放引進戰略,成功引進并推進隆德集團“中國大同論壇”、鑫飛龍變壓器、卓立機化掘進機、歐凱新型建材、省煤運高端農業循環園區等一批投資上億元的大項目,扶持擴建了恒岳煤機、棟梁鋁型材、萬昌物流中心等好項目,縣域經濟發展后勁明顯增強。
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全力推進特色黃花、都市蔬菜、綠色林果、優質雜糧、規模養殖五大農業重點產業,把黃花作為“一縣一業”的主導產業,新植黃花2.3萬畝,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設施農業、休閑農業,設施蔬菜達到3408畝,日光溫室大棚發展到3649棟,經濟林達到6萬畝,夯實了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大力實施“大縣城”戰略和“身邊增綠”工程,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縣城西環路建設工程,投資850萬元實施了109國道大同機場到縣城段的綠化工程,完成造林綠化4.45萬畝、通道綠化100公里、村莊綠化20個、國家公益林保護5.41萬畝,城市品位和生態綠化檔次明顯升級
。大力實施社會保障、醫療健康、教育提升、文體惠民、社會管理創新“五大幸福工程”,完成了縣城西環路建設、農村街巷硬化、永業東街棚戶區改造、文化圖書大樓建設等社會民生工程,群眾幸福指數明顯提升。縣城中心公園201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4億元,同比增長12.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906元,同比增長12.5%,并被列入國家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縣和全省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示范縣。
2012年,該縣將緊抓被納入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地區,以及我省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試驗區、大同市市區東移和產業擴張步伐加快三大機遇,重點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福建隆德集團“中國大同論壇”、棟梁鋁型材二期工程、納爾松食用酒精建設等項目建設,推進萬昌物流、省煤運高端農業循環園區等一批大項目,力促華電新能南山風電、山西大唐國際2×35萬千瓦熱電聯產、朔州騰勝煤業洗選煤設備等項目早日落地,在工業園區化推進上實現新突破。
二是新增黃花種植面積1萬畝,加快黃花采摘的半機械化、機械化研制進程,加大對黃花干制、深加工提純、保鮮等產業項目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做大做強黃花產業;扶持鼎勝、椿林養牛基地和神馳、天佑、建平養雞場、周士莊鎮養雞園區等畜牧養殖園區做大做強,延長產業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新增溫室大棚1000棟,新增蔬菜1萬畝,力爭露地菜達到7萬畝,壯大特色產業規模;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做好農機服務,夯實農業生產基礎,實施好新的農村“五個全覆蓋”工程,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
三是圍繞休閑宜居家園建設,大力優化交通環境,全面提升城鄉建設水平,實施好“藍天碧水”工程,在城鎮特色化推進上實現新提升。
四是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加快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在縣域園林化推進上取得新成效。
五是進一步改善民生,加快推進各項社會事業。該縣要求,全縣廣大干部要以開展保持黨的純潔性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破除因循守舊、等待觀望、怕擔風險等思想,積極主動與上級主管部門溝通、對接,爭取項目、創優環境,努力提升縣域工業化水平。要解決好土地流轉、創新經營組織形式、強化科技支撐等問題,加快現代農業發展。
要抓緊制定城鄉發展規劃,精心實施“大縣城”戰略,重點推進西坪河生態公園和縣城到機場城際公路建設,提升縣城品位和靈氣,拉開縣城發展框架,并加快特色鎮、中心村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協調發展。要推進身邊綠化、城鄉凈化、景觀美化,提升品位,打造生態園林品牌。要搞好文化發展規劃,培育文化產業,推進文化強縣建設,全面加快建設現代城郊型新大同縣步伐。
上一篇:靈丘投入六億提升福祉 重點抓好十個有
下一篇:全省造林綠化現場會將于七月在同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