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曾放租或放售過的業主又開始接到地產中介的“電話騷擾”。一位天河業主張小姐五六年前曾出租過一套房屋,后來物業已出售,現在居然接到地產中介的電話,詢問這套房源是否可出租。
一位荔灣業主方女士兩年前出售芳村一套房屋,前幾天接到一個地產中介的電話,她沒等中介說完就說:“我那套房子已出售了。”哪知地產中介“轉數快”,立即改口說打電話來是推薦方女士購買一套很筍的房源,方女士不堪其煩,回答說自己不看二手盤,這位中介立即追問:“你想買一手盤嗎?我們公司也代理不少一手項目啊!”方女士告訴記者,近來她手機也接到一些中介群發的信息,類似一手開發商的短信促銷,看來地產中介日子不好過了。
限購令之下,買家觀望,地產經紀唯有各出奇謀,才能出奇制勝。據了解,香港上水一些地產中介因鋪位靠近深圳,內地人購買奶粉的熱潮不減,一些地產中介轉行賣奶粉。一位香港地產中介大佬認為,香港商業登記條例寬松,只要符合條例,地產中介賣奶粉沒什么問題。一位廣州地產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地產中介為了攬客,連業主家的事情也幫忙著干。
成交淡靜,地產中介“無所事事”,干等就是干瞪眼,唯有找些事情做才可以打破悶局。在記者看來,地產中介賣奶粉或到業主家幫忙,也并非不務正業。內地人資金足,中介因奶粉而與客戶結緣,未來客戶有意買香港樓,可能首先找這位奶粉“中介”。中介幫業主跑前跑后,取得業主的信任,未來業主放盤,感情分也加上不少。就地產中介公司而言,做一二手聯動是打破悶局的最佳辦法,現在不僅大公司在做一二手聯動,一些新入行的地產公司也紛紛拿清遠或惠州盤來代理,希望對現有客戶做“二次開發”。由此可見,地產中介找回多年前的客戶,的確是顯示地產行業生意難做,但同時也顯示地產中介積極拓展收入來源“自救”。
記得在幾年前的中介征文中,有一位中介曾經寫道,希望自己以后能夠成為一位房地產理財顧問,專門為業主提供房地產理財與融資的專業意見,不僅僅是一個“中介仔”。一位按揭業人士也曾經對記者說過類似的話,她認為地產中介以后要成為客戶的不動產理財顧問,為客戶對不動產進行按揭和融資出謀劃策。不動產理財顧問,這的確是行業的一個愿景。不過要實現這個愿景,地產中介業目前最緊要的是咬牙渡過難關。
上一篇:房地產央企在博弈編年史
下一篇:房地產信托或再度叫停 地產商再感寒流來襲